原标题:“蓉漂”的记者手记:幸运,与成都进一步融入世界同频共振
2020年11月8日,我从业生涯的第4个记者节。明天(8日)下午,我应该正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里,专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水田贤治。
水田的秘书告诉我说,这是水田就任后第二次正式接受媒体专访。第一家媒体是中新社,第二家竟是一家诞生于成都的媒体,这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于我,专访水田是偶然;但于红星新闻,专访水田则是必然。
在我从上海毕业来到成都做时政要闻记者的第2年,也就是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举行。我在成都策划了“进博会上,遇见新成都”的系列报道,用一组成都企业所思、所想、所做的故事,“遥远”地表达了进博会里的成都元素。
这一年,红星新闻客户端上线,成都商报正式踏上向新型移动主流媒体转型的征程。此时的红星新闻,已开始向有锐度、温度、深度的媒体转变。
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我来到上海,完成了一组“进博会观察”:通过深度采访、观察,从国外企业、国内城市的不同表现力,这些此前未曾有过报道的人物采访和故事,描绘出了不一样的进博会。
说到底,这其实是我作为时政要闻记者的一次进化。全国两会上的“全国两会城市群观察”策划报道,消费型城市提出下的《从上海到成都,不约而同的城市战略》……通过敏锐捕捉全国时政热点,这些策划的稿件屡获认可,且均入选了成都市新闻奖二等奖。
也是这一年,红星新闻加强了重大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完成了国内重点区域的覆盖。此时,红星新闻在全国格局下开始塑立自己的影响力和新闻价值,已是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媒体。
2020年,无论是疫情中的成都“战疫”,还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内国际双循环、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首店经济大会……在每一个成都的重大节点中,我都在努力用文字讲述成都故事,用观点刻画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城市。
回过头看,相信文字的力量,是我入行成为一名记者的原因。2017年,我从上海毕业来到成都的原因,正是因为一篇报道。彼时,“新一线城市”概念正火,新闻的文字就像磁石一样,让我们这群毕业生对成都心生向往。
到成都之后,我成了一名记者,也成了当初那块“磁石”,用笔触描画成都,吸引更多人的到来。不过,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笔尖绘出一个更加具体的成都:不仅是“成都的成都”,而应有更开阔的格局,是“中国的成都”,甚至“世界的成都”。
幸而,我的成长恰好跟随了红星新闻的改革发展,也与成都进一步融入世界同频共振——
参与新经济发展大会、产业大会等本地重大会议,报道人才新政、营商环境一系列新政,我笔下的成都,是“成都的成都”,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生活和营商环境;
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区域新闻报道和选题策划,我笔下的成都,是“中国的成都”,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与进博会等国际重大活动,报道成都跃居“世界城市”第二梯队,我笔下的成都,是“世界的成都”,也有宏大的目标和使命。
参与新经济发展大会、产业大会等本地重大会议,报道人才新政、营商环境一系列新政,我笔下的成都,是“成都的成都”,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生活和营商环境;
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区域新闻报道和选题策划,我笔下的成都,是“中国的成都”,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与进博会等国际重大活动,报道成都跃居“世界城市”第二梯队,我笔下的成都,是“世界的成都”,也有宏大的目标和使命。
事实上,再没有什么比自己讲述的“成都故事”更有获得感,传递出应有价值更加令一名本地时政记者喜悦。那一刻,于我自身是成长,同样也见证和记录了城市的成长。
我也是一名“蓉漂”。从上海到成都,因这城市着实美好,有太多故事和太多前进的脚印,值得被表达,被记录。而当我用笔触描绘它的美好时,这座城市,同样也成就了我。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