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月嫂平台“阿姨巴士”遭客户胁迫,是平台好欺负还是客户太强势?

原标题:知名月嫂平台“阿姨巴士”遭客户胁迫,是平台好欺负还是客户太强势?

来源网易号: 贵州态度

原标题:知名月嫂平台“阿姨巴士”因太把客户当上帝 遭客户胁迫

据了解,阿姨巴士家政公司的月嫂李姐从今年3月30日开始到王女士家做月嫂服务,到4月19日,距离服务结束还有6天时间,客户王女士一家觉得月嫂李姐可靠又专业,又主动付订金续订了16天(4月26日至5月11日),月嫂李姐前后一共为王女士家服务了42天。

月嫂李姐在服务期间,王女士一家对她无任何的投诉和不满,并在阿姨巴士家政公司网络平台“阿姨巴士”上给了月嫂李姐两次的好评,还在自己朋友圈发了月嫂李姐带宝宝的好评和照片,服务结束后的一个星期里仍然友好频繁地和月嫂李姐聊天,并提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希望月嫂李姐回去继续带宝宝,还交流学习了一些带宝宝的经验。

直到6月5日,距离月嫂李姐服务结束时间已经过去20多天,王女士突然找到阿姨巴士家政公司说宝宝有湿疹的问题,让他们去处理。

家政公司接到消息后对此事高度重视,并于6月16日委派工作人员带着礼品去王女士家看望宝宝,顺带了解情况,当时看宝宝一切正常,肚子上面有零散几颗疹子,王女士说月嫂李姐在服务期间没有告诉她这是湿疹,带去医院医生诊断是湿疹后开了药回来擦,宝宝皮肤屏障受损了,必须要找月嫂讨个说法。

家政公司立即与该月嫂核实情况,月嫂的说法和王女士的说法大相径庭,并拿出截图力证自己并非如王女士所言。因月嫂正在另外一家客人家做服务,无法与王女士一家当面协商处理,于是工作人员与王女士协商一致,等8月17日月嫂李姐把另一家客户服务完后双方当面核实情况再处理。

7月29日,王女士再一次找到家政公司负责人并告知自己的诉求,让家政公司将月嫂42天的服务费用全额退还给她,同时承担医院治疗湿疹所有费用,并威胁说如果不同意,就找媒体介入曝光此事。经协商,家政公司同意退还客户6000元,但月嫂一直坚持自己在护理过程中无任何不当的操作,并提供了5月7日带宝宝去社区医院接种疫苗的证明,因为新生儿接种疫苗是需要脱衣全身检查的,若有湿疹、过敏、感冒、拉肚子等症状,医院会拒绝接种疫苗,足以证明当时宝宝身上是没有湿疹的。公司对此事提出了疑问,王女士不认可,随即便通过贵州当地公共媒体《百姓关注》发表了不利于家政公司的非事实言论。

利用家政公司“顾形象 怕惹事儿”的心理,编撰理由获取利益

在此事件中,客户遇到问题,且没有辨出是谁的责任,就不管不顾先找媒体爆光它,先下手为强,诉求就是找各种理由退款、赔钱,争取最大的利益。遇到这样的病态维权方式,家政公司也很无奈。

他们也曾想过做出让步、适当补偿、息事宁人,但这位客户不只是想薅羊毛,而是想把整只羊抱走,不仅在公共媒体上批评诋毁企业,威胁退款,并摆明姿态要企业为她在育儿路上的磕绊买单。

服务行业有消费者投诉很正常,投诉是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但当投诉变得太容易,恶意投诉就会层出不穷!

深处一个行业,往往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实。作为从业者,见证了太多关于企业敢怒不敢言的悲哀,部分消费者为了利益,抓住一件小事不断地放大,篡改大量事实,博大众眼球。

面对这种恶意消费者,企业沉默真的是金吗?

马丁·路德·金曾说过: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媒体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陈述事实的平台,但这个平台也呈现一些不良现象,消费者容易把小事件放大,甚至一些明显编造的谎言都被深信不疑并呼声支持。相反,企业一些理性的反抗声音却常遭围攻,以至于不得不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因为商家总是被渲染成很精明的形象,面对被歪曲事实时,很少有人为商家正面发声,大多选择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任由不正之风横行。随着沉默的人越来越多,开口的人也就被逐渐淹没,一起陷入到沉默的漩涡之中。

这到底是什么混账逻辑?

当商家秉承诚信经营的原则,还被恶意中伤,该不该退让?

大多数商家,都是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在经营的,但这种真诚时常会被丢弃。对于服务业来说,无理取闹的消费者太多了,企业真心待客被胡闹、被恶意索赔的不计其数。

而面对在媒体上曝光这种事件,企业总是有苦难言,总是被逼站在理亏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因为企业形象是依靠大众和媒体传播的,媒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顾及企业形象危机,大多数企业最终只能选择道歉妥协,对方才肯善罢甘休。

只要事件引起关注,不管真相如何,企业都会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评价会接踵而来,在短时间内就会把企业推到风口浪尖上,社会公众和意向消费者就会持怀疑态度,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这次事件中,消费者用这样的方式威逼企业妥协,利用在大众意识中消费者是弱势群体的观点谴责企业,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企业的口碑都会到影响,也会造成一定的的经济损失。消费者就是抓住企业这样的弱点来恶意索赔,因为她知道企业耗不起。

家政企业是单纯的中介机构,作为中间方处境非常艰难,因为无法24小时监管到每一位阿姨服务的过程,当发生纠纷、出现售后问题时,很难以拿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作出公正的处理。就这次事件而言,因为家政公司确实不在现场,无法判断事情的具体情况,如果单方面凭借客户的话就认定是月嫂的责任,那便对月嫂不公平。

那么,作为家政企业究竟该如何监管服务?如何把控全流程?如何去化解客户与月嫂的纠纷?如何去公平公正的处理好每一次售后?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勉

自古以来,消费者和企业就是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做好自己的服务和品质,是身为一个企业的根本,若消费者遇到问题,也应该冷静地与企业沟通,虽然消费者为大,权益需要被保护是理所当然的,但尊重是相互的,企业与消费者都应该以“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准则,多给对方一些善意,才能维持久远平衡。

世间纷纷扰扰,但求惺惺相惜、平等尊重。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