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非要吃草根啃树皮?
“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这句诗的意思是田野里的凌霄花枝叶青青,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百姓却因为缺衣少食无法生存,早知道沦落至此,还不如当初就不要出生。
说到“饥荒”两个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认为这种情况只出现在书本上或者影视作品中,然而事实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与此同时,苦难造就了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性格。
我们有多么多灾多难呢?
根据数据显示,
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有190起
之多。
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史料中对于饥荒的描述多半是饿殍遍地,采树根野草充饥,但是,
却很少听说有饥民去捕食江河中的鱼虾,仿佛饥饿到了极点的老百姓全然不知道鱼虾可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知道了历代饥荒中哀鸿遍野的惨状,你也许会对这个问题有新的认识。
一、历史上的大饥荒
正如前言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无论汉唐盛世,还是新中国,饥荒始终如影随形地跟着中国人。
以明代的一次大饥荒为例,根据当时地方官员向朝廷上报的奏章记载,饥荒中的老百姓无粮食可用,
“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这句诗的意思是田野里的凌霄花枝叶青青,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百姓却因为缺衣少食无法生存,早知道沦落至此,还不如当初就不要出生。
说到“饥荒”两个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认为这种情况只出现在书本上或者影视作品中,然而事实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与此同时,苦难造就了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性格。
我们有多么多灾多难呢?
根据数据显示,
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有190起
之多。
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史料中对于饥荒的描述多半是饿殍遍地,采树根野草充饥,但是,
却很少听说有饥民去捕食江河中的鱼虾,仿佛饥饿到了极点的老百姓全然不知道鱼虾可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知道了历代饥荒中哀鸿遍野的惨状,你也许会对这个问题有新的认识。
一、历史上的大饥荒
正如前言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无论汉唐盛世,还是新中国,饥荒始终如影随形地跟着中国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