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上有三个武圣人?除了关羽还有谁?
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圣贤辈出。“至圣”孔子、“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众所周知,对于“武圣”大家也认为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
其实,中国古代历史中一共出现过三位武圣,只是随着朝代更替而发生了变化。
“武圣”选拔标准很严格,需要忠、孝、义、兵、武、德、仁、智等方面都要突出,而且需要皇家认可,也要受到民间尊敬。不然的话,只凭无敌天下来选拔,像白起、项羽、韩信等也可以入选。
第一位武圣,其实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就是周文王的开国功臣姜子牙。
唐玄宗设置“武成王庙”,祭祀历代名将,以姜子牙为主祭,汉朝留侯张良配享,两侧名将十人从之(武庙十哲)。
唐肃宗时期,尊姜子牙为武成王,并决定祭祀武庙的礼仪于祭祀孔子的等级相同。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礼部请修武成王庙,却遭到了朱元璋拒绝。
直到万历年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建庙合祀,二人并列“武圣”。
那么到了满清时期,为何只留下了武圣关羽?
只是因为满清想要在中原长久统治下去,必须要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首先下手的就是消除尚武精神。
岳飞是国人心中永远的英雄,幼年之时背上被母亲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年之后投身军旅,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几乎凭借一人之力,力挽狂澜。
但岳飞抗击的是金兵,而清朝在顺治皇帝之前有一个国号也是金。在这一点上,如果再以岳飞为满清时期的武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而且岳飞身上还有反抗精神,对于外敌侵略始终不妥协,一直战斗到底。如果提倡岳飞的反抗精神,无疑是鼓励民众造反了。
反观关羽,除了他个人勇武之外,更多的是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情。关羽代表的忠义,即对君忠,对兄弟义,这和儒家精神吻合,利于清朝皇帝统治。
而且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从小熟读《三国演义》,将关羽视为自己的偶像,守护神一般的人物。有一次,努尔哈赤还请求明朝将神像赐予他们。那时候,满清上上下下都尊称关羽为“关玛法”。“关玛法”是一句满语,意思是“关爷爷”。
又经过三四百年的事件,岳飞渐渐让出了“武圣”的位置,关二爷逐渐坐稳了“武圣”称号。时至今日,关羽形象在我国民间发生了更深层次的演变,上至富甲一方巨商,下至混迹街头的泼皮,见了关公像倒头便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