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带新,古老非遗江南丝竹迸发年轻活力

原标题:以新带新,古老非遗江南丝竹迸发年轻活力

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层层加快,氤氲出浓厚喜庆的生活气息。这是被誉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行街四合》散发的独特魅力。殊不知,这个长达18分钟的江南丝竹代表性乐曲几近失传,是上海江南丝竹乐团5年的倾力打磨,使它重回人们的视线中。9月26日上午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丝竹雅集会知音”——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建团五周年星期播音乐会专场音乐会上,以《行街四合》为代表的一批精心复原的江南丝竹曲目亮相,令业界备受鼓舞。

整场演奏会可谓“三代同堂”,涵盖江南丝竹代表性曲目、民乐经典曲目和有新意的创作曲目,意在展现江南丝竹“小、轻、细、雅、活”的艺术特色。这里既能听到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行街四合》《熏风曲》《三六》《欢乐歌》等;也能听到《六板·三代同堂》等上世纪江南丝竹鼎盛时期广为流传的联缀套曲形式,还能听到用现代的作曲手法打造的新作《云卷云舒》和《绣腔》。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场音乐会特别选用了经典的丝弦五重奏形式演绎红歌《映山红》,以百年江南音韵礼赞华诞。音乐会还特邀上海师范大学锦瑟民族室内乐团做演出嘉宾。

江南丝竹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产生并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演奏者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有“中国的轻音乐”之称。其特点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相和谐。作为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江南丝竹所蕴含的不只是艺术魅力,还有中国人世世代代承传下来的处世哲学。丝竹演奏,上海话叫“合(ge,沪语旧时发音) 丝竹”。这里既有你进我退,崁挡让路的礼仪,又有点互相竞争的意味,其最高境界是和谐共处、协同创新。


展开全文

由于曾经赖以生存的慢节奏生活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江南丝竹也陷入了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之中。为了推进这一宝贵遗产的普及传承,2016年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的上海江南丝竹乐团成立,今年整整五周年。这是目前上海唯一一个所有人员都是民乐专业科班出身的专攻江南丝竹演奏的非职业乐团。13名成员平均年龄仅31岁,全部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民乐专业毕业的青年新秀组成,80%以上为研究生,拥有过硬的专业背景。乐团特聘上海市江南丝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成海华担任艺术指导。在他看来,五年的时间证明了这条专业和非职业相结合的内涵式发展传承道路是正确的。江南丝竹源于民间,很多乐团的老艺人都是非专业出身,这些专业出身的年轻人演奏起来音准更准,江南丝竹依靠母曲加花,谱子之外,给予了演奏者更多的创新的空间。“年轻人爱动脑筋,创新性更强。假如没有把他们聚集起来,让他们把江南丝竹重新学起来的,等老人们走了,江南丝竹危矣。这个平台给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很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江南丝竹的传承闯出了一条路。”

“刚开始的时候,也有老人怕我们韵味不足。”项目负责人、乐团成员蒋薇坦言,音准是他们的优势,然而民间的江南丝竹与西方的交响乐不同,它秉承中国传统美学,为演奏者留白多,给他们自我发挥的空间大,演奏者们通过多年的密切合作使得乐曲融为一体,不同的乐团的演奏都能奏出自己的风格和味道来。而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们,虽然在乐谱和音准上有了突破,但是一开始在加花和彼此配合上尚弱,这就是老人们说的“韵味”。于是成海华老师带着大家去和老人们一起交流、演出、学习,“大家笔记做得很认真”,经过五年的历练,“现在老人们也都向这些年轻人竖起大拇指”。百年社团仙霞国乐社负责人陈伦孚表示自己也“抢”了几张这次演奏会的票,“大家都想去听,年轻人有自己的理解,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为年轻人的成长开心。”

“这几年来,我们没有人退团,外面还有很多年轻人想要加入,但我们有我们的标准。”成海华老师自豪地说。一开始上惯了学校课堂的他对大家有时因为单位开会、孩子生病这些原因请假而生气,时间久了,他也感受到了业余排练不易和大家对江南丝竹的那份热爱。江南丝竹的曲目大多长而绕,背起来很难,很多老年人乐团都无法脱谱,而他们为了演出有更好的效果,坚持背谱。“每个人的谱都不一样,我们不仅要背自己的谱还要背其他人的谱。”“有的有孩子的团员是把孩子哄睡了再背稿,有的加完班来背稿。”但是,没有人放弃,大家都很珍惜这个平台。

这些年,在成海华老师的指导下,上海江南丝竹乐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曲目,团队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步登上各种舞台,逐渐成为中外交流、海派文化的“形象大使”。他们赴韩国济州参与第57届耽罗文化节、参加“大阪府?上海市友好交流演奏会”等对外交流活动。2019年、2020年,受邀参加第二届、第三届上海进博会公益专场演出,代表“上海的音乐”展示给各国贸易代表。2020年赴央视录制4首作品,在“风华国乐”栏目播出。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耳边丝竹绕梁、眼前霓裳飘飘,霓裳雅韵为江南美加上最美好的注脚。

“他们年轻、靓丽,有朝气,适合当下语境。”星期广播音乐会负责人何红柳谈及为何会在上海九十多支江南丝竹团队中选择这支乐团来演绎江南丝竹时这样解释道。创办于1982年的《星期广播音乐会》是“经典947”的节目品牌。它是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普及型系列音乐会。自创办以来,主办者一直坚持“高质量、低票价、普及型、服务性”的定位,精心策划节目内容,注重表现形式的时代感和创意性,深受市民喜爱。

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对江南丝竹的创造性传承,其专业性及民间性的结合,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舞台,“他们的成功本身就体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何红柳说。

江南丝竹兴于民俗节日、红白喜事,是适应江南地区大众民俗生活的一种“民俗型”“实用型”“消费型”器乐类型。每到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社区殷实人家,即聚会享乐,或请乐班唱昆曲、摊簧,行鼓吹、奏丝竹,热闹非凡。今天,当江南丝竹在都市渐渐失去民间的生活环境,它的传承将何去何从?

“尊重前人,保护传统精髓,为未来发展而创新,我们一直在朝两者兼具的方向发展。”团员桂好好说。从曲谱挖掘、复排,创编新曲,演奏方式创新,脱谱演出到增强表现力、更新演出服饰,他们注重演出的质量,也注重演出的艺术形象和现场感受,为的是江南丝竹能以更优雅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百姓面前。

成海华老师最近发现排练室的谱子都不见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群年轻人在自己排练之余,还在忙着帮其他的团队排练。他很开心:“我们把他们培养好了,引导这些人为自己单位培养特色丝竹人员,他们再传下去,江南丝竹就活了。年轻人最懂年轻人,没有什么比年轻人去传承给年轻人更好了。” 而在成海华任教的上海音乐学院,报名参加江南丝竹课和组合的学生也很多。“以前大家都说江南丝竹是老年人玩的,年轻人不喜欢,但是历史上都是年轻人玩的,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就用实践证明了年轻人也喜欢。这让我们这些老人很振奋,也给大家指了一条路。”他说,“我们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看到江南丝竹的一棵树生发出另一棵树,直到枝繁叶茂、树木成林。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江南丝竹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不仅创建了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也努力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扩展对全市江南丝竹基层团队的辐射和影响,全面提高上海市的江南丝竹团队业务水平,以促进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

据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鹏宏介绍,目前全市已有基层江南丝竹团队近100家,且数量仍在上升,传承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响应国家文旅部“非遗在社区”工作部署,根据《上海市江南丝竹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9年12月启动了第二批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认定工作,进一步恢复江南丝竹基层传承环境,促进江南丝竹在本市的发展与弘扬。目前全市共有24家江南丝竹保护基地,有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城隍庙、街镇文化活动中心、学校等,各基地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工作。多年来组织策划海内外江南丝竹展演交流。去年年底,还专门成立了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联盟,下一步将通过开展赛事、巡演、研讨等方式,加强江南丝竹保护和传承工作,并通过编撰出版《江南丝竹通识》教材,进一步推广江南丝竹走进更多校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婷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雪瑛

图片来源:叶辰亮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