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登基后,平反了诸多被雍正打压的叔伯,为何不愿平反其大伯?

原标题:乾隆登基后,平反了诸多被雍正打压的叔伯,为何不愿平反其大伯?

乾隆即位后为曾经参与争夺皇位,后来遭到他父亲雍正打击的很多叔伯平反,但是却没有为他的大伯胤禔平反,这是为何呢?

这是因为老大胤禔与其他“九子夺嫡”失败的兄弟有区分,其他人只能算是怀疑有谋逆之心,而老大则是直接有了实际行动。

这就要从“九子夺嫡”中说起了,在参与“九子夺嫡”中这九位皇子,抛开继位的雍正和拥护他的老十三胤祥,剩下七位皇子也就是老大胤禔、废太子胤礽、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以及老十四胤禵结局都不是很好。

下面分析一下这些参与夺位失败的皇子都是为什么被获罪,就能知道乾隆为何不给大伯胤礽平反了。

参与“九子夺嫡”失败的七位皇子下场

老大和废太子是早在康熙时代就被康熙下令圈禁起来,雍正继位后依然没将他们俩释放出来,不过因为雍正自11岁之后由废太子胤礽抚养长大,所以雍正与胤礽感情极深,继位之后对胤礽也比较好,但是对于胤禔对比胤礽就立刻显现出薄厚之分。

废太子胤礽一个是康熙临终前十分牵挂他,一个是与雍正兄弟感情极深,所以雍正继位后虽然没释放胤礽,但是对胤礽和其长子弘晳非常好,康熙临终前遗诏雍正继位后要封弘晳为王,雍正立刻就照着做了。

雍正的亲生儿子当时都没封王,唯独只给弘字辈的弘晳一人封郡王爵位,在胤礽去世后雍正还亲自为他平反,说了人死罪消的话,追谥胤礽为理亲王,弘晳很快就承袭了理亲王爵位,这都看出雍正对胤礽父子非常好。

而老大胤禔则不同,胤禔死后雍正不仅没宽恕康熙加在他身上得罪,而且还只以贝子之礼将他下葬,对待老大胤礽的子嗣也比对弘晳差远了,胤礽的最后承袭爵位的儿子弘昉只承袭了奉恩镇国公的爵位,相比于亲王、郡王甚至贝勒和贝子这些爵位,公爵就显得很寒酸了。

当然,相比于老八一党,胤礽下场还算不错了,毕竟他只被圈禁在自己之前的直郡王府之中,而且在被圈禁的26年中胤禔生了20个子女,可见其生活待遇并不差,而其他夺嫡失败被圈禁的皇子环境待遇都要比胤礽差太多了。

老八、老九、老十以及老十四是一伙,也被称为八爷党,雍正继位后主要打击的就是八爷党一伙人,这其中老十在雍正二年(1724年)被雍正最先开刀,夺爵圈禁起来。

老十四虽是雍正的同母弟,但是雍正也没客气,在雍正三年(1725年)被雍正先是幽禁起来,后来又改为圈禁。

重头戏就是雍正将八爷党的核心老八和老九折磨的最惨,最终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时候,老八和老九被褫夺爵位还被削除了宗籍,被改恶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相比于其他兄弟的圈禁,他们俩算是囚禁加折磨,最终半年时间就被折磨致死了。

最后被雍正下手的就是忠于胤礽的且并不积极参与夺嫡的老三胤祉,之所以雍正连胤祉都没放过,主要因为胤祉一是忠于太子胤礽,二是他的儿子弘晟与老八胤禩过往密切有党附胤禩之嫌疑,三就是胤祉与老十三胤祥关系不是很好。

雍正将胤祉褫夺爵位圈禁的理由也是与老十三胤祥有关系,雍正以胤祉在雍正爱妃年妃去世时和雍正爱子福惠去世时以及老十三胤祥去世时表现的不够悲伤为理由,将胤祉褫夺爵位圈禁在景山永安亭。

胤祉被圈禁没几年就在禁所抑郁而亡,胤祉死后雍正以郡王之礼安葬了胤祉,但是没有撤销他身上的罪名,也没有给他上谥号,可以说胤祉虽然被以郡王之礼安葬,可是身后还背着雍正扣在他身上罪名。

乾隆即位之后就开始陆续为这些参与“九子夺嫡”失败的叔伯平反,最先是释放了被圈禁的老十和老十四,并且乾隆恢复了老十四的郡王爵位,还赐予老十公爵,然后紧接着乾隆就撤销了老爹雍正加在三伯父胤祉身上的一切罪名并给他上了谥号,也算是给了胤祉一个不错的结局。

而废太子胤礽就不用说了,早在雍正在位时期,雍正就已经撤销了他身上一切罪名,明言人死罪消,所以乾隆也不需要给胤扔平反。

剩下就是为老八和老九平反,但是老八和老九毕竟是雍正生前最大的政敌,刚即位的乾隆即使对父亲雍正折磨致死两位叔叔不满,但也不能立刻为其平反。

所以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老八和老九的政治影响力已经没有了,雍正对于清朝的政治影响力也已经淡化了,乾隆才为两位叔叔平反。

虽然乾隆是替老八和老九翻案,但是他并没有从明面上直接否定父亲雍正的所作所为,他还是以雍正为借口,说是雍正在晚年有悔悟之意,所以乾隆乃是秉承父亲雍正之意宽恕了老八和老九。

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乾隆谕旨》

因此从乾隆的谕旨内容来看,乾隆也不算是替老八和老九翻案,与其说是翻案,不如说是代替父亲雍正宽恕了老八和老九的罪过。

至此参与“九子夺嫡”之争中的诸皇子都得到了比较不错的结局和身后名,看到这里是不是就发现唯独少了老大胤禔,乾隆不是不替胤禔翻案,可以看看老八和老九在谕旨说的,乾隆说的很明白,老八和老九只是结党营私,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谋逆之行为,所以这意思就是雍正是以诛心之名给老八和老九定了罪。

而老大胤禔则不同,他是做出了具体的行为,所以乾隆不能替他平反。

老大胤禔究竟做了什么具体的某逆行为

历史上的胤禔人长得很帅(在这里请忽略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禔的形象),长得俊美还颇有能力,所以前期胤禔还是比较得到父亲康熙的喜爱。

但是胤禔的身份让他开始垂涎于本不属于他的太子之位,他是皇长子,却因为是庶出而在生下来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他不甘心,他自成年起就无时无刻不再盯着太子胤礽的一言一行,就为了找机会将太子扳倒,在他心目中,他认为只要将康熙唯一的嫡子胤礽扳倒,他作为长子就会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胤禔成年之后先随伯父福全后又随父亲康熙两次征讨葛尔丹,立下军功被封为直郡王,当时胤禔可谓是比较得康熙喜爱,康熙外出巡幸都会带上他。

所以康熙外出带着胤禔,留下太子胤礽监国,这样就造成了胤禔能经常有机会给在康熙面前给太子上眼药。

外有胤禔在康熙面前给胤礽上眼药,内有胤礽本身在康熙的骄纵之下,也变得越来越乖戾暴躁,这些都导致了康熙开始对胤礽产生了质疑,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忍无可忍的康熙将胤礽废除。

胤礽被废,最为欢呼雀跃的就是胤禔,可以说在“九子夺嫡”之前算是老大和老二之争,于是胤禔开始四处活跃,希望自己能当上太子。

但是康熙发现胤禔太过于活跃,而且胤礽被废之后,康熙将胤礽交给胤禔和还是皇子的雍正共同看管,雍正还能上书为胤礽求情,而胤禔不止没为胤礽求情,还对胤礽十分不好,这都让康熙对胤禔开始反感。

于是康熙在胤礽被废不久之后,明确的向群臣公布,即使胤礽被废,他也不会考虑立胤禔为太子,宣布圈禁胤礽的同时,康熙就明谕百官:“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所以在这一刻,胤禔才发现自己是白忙活一场,因为父亲康熙对他很不满意,也很看不起他,所以即使胤礽被废,太子之位也不可能传给他。

一场老大和老二之争以两败俱伤宣告结束,但是胤禔并没有就此踏实下来,而是他又开始另打算盘,他决意扶持老八胤禩成为太子。

胤禔为什么在自己失掉皇位继承资格之后会扶持老八胤禩呢?因为老八胤禩生母良妃出身辛者库罪籍,身份低贱,所以老八自幼由胤禔生母惠妃抚养长大,胤禔与老八兄弟感情还算不错。

因此胤禔希望通过扶持老八上位,在未来老八登基后,自己也能保全富贵。于是胤禔开始为扶持老八上蹿下跳了。

康熙在一废太子之后有些后悔,又想复立胤礽为太子,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推翻自己的说法,于是就下了一道旨意,由群臣从除了胤禔之外的已成年诸皇子之中推举一位太子人选。

本来康熙是希望大家都能推举胤礽复立太子,这样他就可以借坡下驴了,结果由于老八平时在朝廷上下深的人心且人望很高,因此以重臣佟国维和马齐为首的群臣都联名上书保举了老八为太子。

这一下让康熙开始对老八产生了怀疑,他认为老八有结党营私之嫌疑。同时这一边胤禔看这情况觉得自己也该表现一下了。

于是胤禔向康熙进言:“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于胤禩必大贵。如诛胤礽,不必父皇出手。”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的“张明德相面”事件,这句话主要是两个意思,一个是胤禔向康熙说明相士张明德给胤禩相面,认为胤禩未来有大贵之相,胤禔认为胤礽已经丧失人心,应该予以诛戮,他可以替父亲康熙行万难之事杀掉胤礽。

这是胤禔做的最蠢的一件事,也证明胤禔是康熙诸子之中最蠢的一个儿子,这就表明了胤禔之前给胤礽上眼药全是为了扳倒胤礽而进言,引起了康熙对胤禔动机的怀疑,而且胤禔心狠手辣还想杀害弟弟胤礽,这都是康熙所不能容忍。

清代自努尔哈赤以来就规定皇室兄弟、宗室之间不可自相残杀,所以当初多尔衮与豪格争位,当多尔衮大权在握操控顺治时,多尔衮也没有敢诛杀侄子豪格,而只是将他圈禁起来。即便后来雍正继位后,对待老八和老九这些政敌弟弟,也没敢将他们公然以罪名杀害,而是圈禁折磨致死。

胤禔现在居然敢违背祖训对康熙说出杀弟弟这种话,康熙如何能不反感他,康熙当场将胤禔骂了出去,大骂他是畜生,派人将他看管起来。

上面说过老三胤祉是太子胤礽的死忠,他这时明白是大哥想害太子胤礽,于是胤祉开始私下调查大哥胤禔,调查之后胤祉发现胤禔还勾结蒙古喇嘛镇魇胤礽,于是胤祉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康熙,这一下康熙震怒,抓了蒙古喇嘛,还抓了相士张明德。

在拷问张明德之后,康熙才知道,胤禔还曾经企图派张明德为刺客去刺杀胤礽,这一下康熙震怒,康熙痛斥胤禔为“不谙君臣大义,不念兄弟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这件事上连胤禔的生母惠妃都不敢袒护于他,惠妃都直接上书康熙,表明胤禔对自己不孝顺,还有这种残害兄弟之心,希望康熙按国法处置胤禔,但是由于康熙不忍杀子,于是胤禔被康熙终身圈禁在直郡王府之中。

这件事导致老八也被康熙怀疑和厌憎起来,康熙认为老八与胤禔勾结有异志,于是康熙下旨将胤禔终身圈禁起来同时,老八也被圈禁起来。

这就是历史上的“张明德相面事件”,这件事怎么看都像是胤禔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一样,毁了自己也毁了老八胤禩。

这件事对老八的后续也再提一下,胤禔这波骚操作彻底毁了自己,也毁了老八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虽然老八被圈禁不久就被康熙放了出来,但是康熙内心已经对老八比较反感,并且开始处处压制老八一党。

二废太子之后,老八因为有了胤禔的一波骚操作奠定了康熙对他的反感,外加后来“毙鹰事件”,康熙都说出了与老八断绝父子之情的话,老八也意味着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最终老四雍正以不争的态度坐收渔翁之利,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雍正登基还真得感谢这位大哥胤禔,没有他最开始上蹿下跳,一顿猛如虎的骚操作帮雍正清除了太子胤礽和老八胤禩以及自己在内的三个皇位竞争对手,否则这皇位最后都不一定能到雍正手里。

写在最后

所以看看胤禔的一波骚操作事迹,就明白了,胤禔有着很明显的罪名,他不止有杀弟之心,还有具体想谋划杀弟的行为,因此不管是雍正还是儿子乾隆,这对父子根本不可能给胤禔平反。

对于雍正来说,胤禔曾经扶持过他最痛恨的政敌弟弟老八,在继位后,雍正没把胤禔整死就算是很够意思了,况且胤禔有明显的罪名痕迹,他不可能推翻老爹康熙加在胤禔身上的罪名,这些都是有实锤的罪名,推翻了那就是不孝且还徇私枉法了。

对于乾隆来说也不可能,胤禔的罪名都是有实锤,而且还是他最崇拜的爷爷康熙所钦定的罪名,因此乾隆再想靠给这些叔伯平反来收买宗室人心,也不可能给胤禔平反。

归根到底在于胤禔与老八、老九不一样,老八和老九只是被雍正怀疑有谋逆之心,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谋逆之行为,雍正铲除老八和老九完全是因为老八人望太高,能力卓越,不在自己之下,老九不肯臣服自己,所以雍正在老八和老九没有实际悖逆之行为时仅凭怀疑以诛心的方式将老八和老九治罪。

而胤禔很明显区别于老八和老九,他的罪名全都是实锤,蒙古喇嘛镇魇胤礽,雇佣张明德企图刺杀胤礽,这些都是实锤,他有杀弟之心还有杀弟之行为表现,只是未遂而已,所以他的罪名是不可能宽恕,也不可能被平反的。因此来说胤禔这算是自作自受。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