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场特殊的影展开幕了

原标题: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场特殊的影展开幕了

今天,一场特殊的影展,在郑州开幕了……

这个日子很特殊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对于新闻人来说,这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记者节”。

与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一样,记者节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行业性节日之一。

11月8日,第21个中国记者节,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走百村•看脱贫”摄影展在河南省文化馆开幕,为所有新闻人,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影展的“主人”很特殊

影展上,4000多张照片,把河南脱贫攻坚历程上的精彩瞬间、动人故事永恒定格。

本次展出的照片是由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河南日报退休摄影记者王天定跑遍全省所有县(市、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历时6年多时间跟踪拍摄完成的。

这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一年有三分之二时间泡在基层,常年如此。他跑遍了全省所有市、县、区,赢得美誉“王全省”。

不摆拍、不干涉、不组织的“三不”记者王天定,用纯纪实手法,告诉观众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以前作过哪些难、大家干过多少事,留住河南人关于脱贫攻坚的集体记忆,让人们真正有共鸣。

“这不仅是一场成就展,更是一段伟大历程的忠实记录。”

“它是原汁原味的,不添加一点‘味精’。”

王天定说。

影展的“客人”很特殊

“三山一滩”集中了河南70%的贫困人口,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这些地方的脱贫故事更多、更生动。这次展览,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的贫困乡村代表都来了。

在摄影展开幕式上,河南日报的青年记者们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年记者调研基地”的牌子郑重交到了卫辉市狮豹头乡土池村、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卢氏县朱阳关镇涧北沟村的代表手中,这三个村子,正式成为河南日报青年记者的调研基地。

照片里的故事很特殊

240个村,绝大部分是交通闭塞、人迹罕至的偏远村落。280个脱贫故事,每个故事都装着一小块河南的天翻地覆,盛满很多人的欢笑眼泪。

这是一组摄于卢氏县的“钱串子串起好生活”图片故事,留住了当地群众起早下粉条的场景。

新安县寺坡山“火红的日子在招手”,讲述了一段当地百姓盼旅游开发的故事。

“村支书的笑声与眼泪”,用强烈的镜头语言讲述许昌一位女支书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难处和苦衷。

“俺村深水井开钻了”,这组照片通过一位山村老人的目光,讲述了当地人盼水心切的故事。

“决议低保户,党员群众来开会”,让人看到了正阳县农庄村的低保户是怎么评出的全过程。

相关链接

视频|小山村里的摄影展如何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因为,“离人民越近,收获的笑容就越纯”

视频丨这4000张照片,拍遍全省18地,一定有你熟悉的地方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