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势首辅被问斩,曾督建了天坛和地坛
有人说明朝党争是从嘉靖年间开始的,张璁挤走了杨一清,夏言斗败了张璁,严嵩害死了夏言,徐阶搞掉了严嵩,一茬接一茬,朝堂上斗个不停。笔者认为党争历朝历代都有,只不过嘉靖一朝比较突出而已。这也跟嘉靖帝的腹黑权谋密切相关,他15岁以外地藩王身份继承大统,为了父母尊号问题与满朝大臣硬抗,受了很多气。后来多亏张璁、霍韬等人支持他,他才避免了孤军作战。从那时起,嘉靖帝就不想大臣们太抱团,最好斗来斗去,互相制衡,最后诸事由“朕”定夺。在这样一种思想主导下,嘉靖帝执政45年间,挑弄着大臣互掐,朝堂成了争斗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前后历经23任首辅。在持续不断的朝廷党争中,嘉靖帝独揽乾坤、圣心独断,牢牢掌控了政权。
夏言
夏言就是在这样一种政治氛围下进入朝堂的。他有一个当官的父亲,从小对他要求极其严格,就连说话都不允许他说方言,以免带有口音,影响以后在朝堂奏对。在父亲的教导下,夏言立志做一名匡扶社稷、忠心报国的名臣,他发奋苦读,35岁考中进士,然后进入朝廷当了一名言官。刚开始他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他写了一封革除武宗朝弊政的奏疏,嘉靖帝大感兴趣,不但嘉奖了他,还让他主持解决冗员过多和皇族侵占民产问题。夏言凭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顶住重重压力,一下子裁撤了3200多人,把皇族侵占的民产全部退还百姓,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关注。
夏言剧照
夏言长得很帅,被现在一些人称之为“大明官场的颜值担当”,口才文笔都是一流,而且正义感满满,看见不平不公事就要管。他担任言官期间,弹劾尚书王琼、王宪贿赂勾结内侍,指斥宦官赵灵、建昌侯张延龄贪赃枉法,解救被冤枉的永平知府郭九皋,甚至直言进谏皇帝用人上的一些过失,获得了“直臣”的美誉。但夏言此时还没有获得嘉靖帝的特别垂青,直到发生了一件事。1530年,嘉靖帝以天地同祭不合古制(周代、汉代都是天地分祭,太祖朱元璋把“分祭”改为了“合祭”)为由,提出把天和地分开祭祀。
嘉靖帝剧照
这件事在封建年代涉及国家重大典仪变更,一时间在朝廷上下引起很大争论,因为按照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解释,分祭和合祭都有相关的伦理依据,可谓“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内阁大臣张璁、霍韬等人坚持太祖朱元璋的做法,强烈反对“分祭”。这两个人是朝廷重臣,有很大的影响力。熟谙礼制的夏言也上了奏疏,说了很多理由,坚决支持皇帝的说法。最后,嘉靖帝乾坤独断,开始实施“天地分祭”,并让夏言负责改造天坛(原来天地同祭都在天坛),新修建了地坛,以后又陆续建了日坛、月坛,完善了皇帝作为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月为兄弟的祭祀礼仪。
天坛
通过改革祭祀礼仪这件事,夏言获得了嘉靖帝的青睐和信任,仕途步入了快车道,不到两年时间就由正七品的吏科都给事中(设在吏部的监察官员)升任正二品的礼部尚书。夏言学问渊博,熟知礼仪,能写一手漂亮的青词文章,屡获嘉靖帝赞许。他才智超群,能谋善断,有很强的政务处理能力,深得皇帝的信任,不久进入内阁任职。当时张璁是内阁首辅,为人也非常强势,对孤傲的夏言看不惯,两人的势力圈开始碰撞。其实,夏言和张璁的政治理念很相似,裁撤冗员、清丈田地、刷新吏治、反腐倡廉是他俩的共同主张,也都先后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奈何两人的个性都太强,度量都有点小,谁也容不下谁,相互间斗得不亦乐乎,直到张璁病重致仕才告一段落。
地坛
张璁走了,内阁里面还有霍韬、李时、夏言等人。夏言虽然不是首辅,入阁又比较晚,但他能力过人又心高气傲,说话办事比较强悍,别人都不太敢跟他争执。李时卸任首辅后,夏言于1538年升任内阁首辅,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针对当时北部边防面临的鞑靼入侵压力,夏言耗费心血写就《御边十四策》,从练兵、布防到军事管理,设计出了一套缜密的解决方案,体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让嘉靖帝大为赞许。但嘉靖帝的赞许并不代表他容忍夏言“一枝独大”,他喜欢权力制衡。夏言在进入仕途最高点的时候,也进入了仕途的高危期。他的首辅之位并不牢固,因为各种原因经历了“四上四下”的窘迫局面,四任首辅的任职时间加起来不到6年。
严嵩剧照
夏言当首辅时把江西老乡严嵩提拔起来了。严嵩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学问、书法都是一流,青词写得比夏言还好,深得嘉靖帝的赏识,而夏言却以伯乐自居,一直把严嵩当做自己的门客,对他毫不客气,这让严嵩内心非常不满。在严嵩的使坏下,夏言被赶下了台,严嵩接任了他的首辅之位。但严嵩刚当首辅有些利令智昏,除了抓权,就是捞钱,把张璁、夏言历经10多年苦心打造的廉洁政府给祸害了,朝政纷乱,内外麻烦不断,嘉靖帝一气之下把严嵩罢免了,又把夏言召了回来。夏言回来后也没客气,把严嵩提拔的人关的关、贬的贬,好一阵收拾。严嵩跑到夏言家里痛哭流涕,跪地求饶,夏言才放了他一马。夏言没想到他这是放了一条毒蛇,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曾铣雕像
夏言非常欣赏三边总制曾铣,对他收复河套的计划大为支持,两人联络得非常密切。但此时的嘉靖帝已执政20多年,励精图治的雄心已不在,开始沉迷道教,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内心里反对“收复河套”这些动刀动枪的事,只想安安稳稳求自己的道。夏言没有察觉皇帝这份心思,屡屡上奏,请求皇帝批准收复计划。嘉靖帝只好在朝堂讨论此事,很多大臣都说出兵没把握,弄得嘉靖帝更加难以决断,心里很窝火,憎恨夏言多事。因为在万民心中,一个不想收复失地的皇帝,肯定不是个好皇帝,夏言提出了这个没有把握的计划,等于把皇帝架到火上烤。
“庚戍之变”
内心毒辣、老谋深算的严嵩察觉了皇帝的心思,他跳出来狠狠咬了夏言一口,诬蔑夏言与曾铣勾结,犯了“边帅勾结近臣”的大罪,导致夏言与曾铣一起问斩于西市,成为明代自成祖朝设立内阁以来,唯一一位被公开处决的内阁首辅。成祖朝的内阁首辅解缙虽然也被害死,但却是悄悄进行的,而且那个时候的首辅只是皇帝的高级幕僚长,和后面执掌朝廷大权的的首辅大不一样。这桩震撼朝野的冤案,史称“套狱”。没了夏言与曾铣,先前被打得抱头鼠窜的鞑靼族首领阿勒坦,一下子翻了身,两年后竟率大军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掳掠了十多万人口,史称“庚戍之变”,嘉靖帝差点被抓到草原当俘虏,不能不说这是他冤杀夏言的报应!
声明:本文是原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