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岁女孩商场偷扭蛋球,亲妈报警!当妈的这样做真的好吗?
近日,一条”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报警”的新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这条微博的阅读量过亿,讨论过万。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的一个商场里面,这个小女孩的母亲报警称自己7岁的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
小女孩的妈妈说:”大概11点的时候,她给我打电话,因为她有电话手表,但是声音不是她的,是一个女孩子的,说我孩子拿了他们店里的东西。”
店员称他们是从最近监控中看见小女孩拿的东西,这个小女孩拿了些店里的扭蛋(价值200元左右),当天恰巧又碰见她了,所以问她。
可是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询问,小女孩始终不肯承认。
于是,女孩妈妈选择了报警,想给女儿一个教训。
最终在民警的教育下,小女孩最终承认了,她拿玩具的原因是因为她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是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了几个。事后,女孩妈妈按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
女孩妈妈表示:”我有看过一个视频是爸爸教育女儿,做父母的也是报了警,然后把她带到警察局去了。所以我也想用这个方法,给自己女儿一个教训。有时候我们不能读懂她内心的世界,最好是能够给她做到一个警告。父母嘛,我们自己忙于工作,可能太疏忽她了。”
对于女孩妈妈这种行为,一时间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部分网友认为孩子妈妈做的对,就应该给孩子好好上一课:
也有部分网友觉得孩子妈妈这种做法欠妥:
说实话,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我认为孩子妈妈这种做法着实欠缺考虑,当看到下图这个画面的时候,还是难过了一会,如果有人拿着手机这样对着我的孩子,我应该会心如刀割,舍不得!孩子也就才7岁,她能懂多少?
教育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孩子本没有错,错的一定是父母!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当妈的为什么不反省自己,妥善处理孩子犯的错,反而将孩子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下好了,上亿的中国人民都知道你们家的孩子偷东西了。
可是孩子是真的偷吗?她对于”偷窃”这个概念知道多少?教育她认识”偷窃”这个概念的代价未免太高了。
有数据统计显示,偷窃的行为在10岁以下的孩子中普遍存在,有的偷家里的,也有的偷拿商店的东西,但并不能因此就下定结论认为这个孩子偷盗。
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都要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才能具有诚实的品格。
孩子在10岁以下还不成熟,价值观念还模糊不清,对于”偷”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心智发育也还不完善,即使10岁的孩子有妈妈这么高了,而心智却还是很小孩。
所以,完全没有把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行为,此”偷”非彼”偷”,不同概念,不同性质。
但是小女孩妈妈这种做法,一时间把孩子都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了,相信有不少亲朋好友和邻居,还有同学老师都看到了小女孩的事情,这个让孩子日后如何面对他们呢?是不是无形中会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呢?
店员在打电话给孩子妈妈告知有这件事情的同时,其实也隐藏了孩子的求助,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困难。
我相信店员打电话的那一刻,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讲,应该是内心非常害怕的,同时那一刻应该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应该只是羞于面子,不想承认。
但是当妈的不但不妥善处理,给孩子保留面子,还报警,无形中是给孩子雪上加霜,把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脱光光”,会吓着孩子的,这是一种恐吓式教育,并不可取。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如果连脸面都没有了,是不是以后会走极端呢?
当然,并不是说知道自己的孩子偷拿了店里的东西还一味的包庇,不约束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需要教育的,但是除了报警,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呢?
除了报警,更好的办法应该是先对外尽可能的护着孩子的面子和尊严,私底下先跟店家赔不是,告诉店家是自己的教育没到位,孩子虽然偷拿了东西,但是并非很理解”偷”的概念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并把帐给结了,带孩子回家。
回到家之后,再严肃的跟孩子好好讨论一下这件事,告诉她这种行为是偷窃的行为,是违法的,是要坐牢赔偿的。
同时也要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欲望,谁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要得到,要有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如果下次遇见了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可以跟妈妈商量的,一起讨论是否可以买一个。
如此,才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学习到”偷窃”行为的同时,还能保全自尊心,也能跟自己的母亲的心更近一点,感受到母亲的爱。
此外,当父母的遇到这个事情,更应该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平时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没有适当的满足孩子的需求,缺少了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让孩子不信任自己,不与自己探讨购买玩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