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德四年的一次微服私访,是如何促使李世民下定决心夺嫡的?
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之后,进驻洛阳。在这期间,他除了安抚洛阳城的百姓之外等一些公开的政治举动之外,还做了一件非常隐秘的事情,这件事情直到李世民称帝九年之后才得以公开,足可见这件事情的分量。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件事为何让李世民如此小心翼翼呢?
原来,在进驻洛阳期间,李世民去拜访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洛阳玉清观的住持,名叫王远知。此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你若是知道李世民的夺嫡之路是由此人引起的,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王远知的身份是一名道士,但他却又并非是一个普通的道士,他拥有一项常人所没有的本领——预知未来,正如他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远知,顾名思义,能知道很久以后所发生的事情。
所以,当李世民和房玄龄前去拜访王远知的时候,见到王远知后,李世民并未自报家门,但这位高人却一眼识破了李世民的真实身份,并说道:“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听到这儿,李世民大吃一惊,心想这位高人果然名不虚传,于是据实相告,并向王远知请教了一个问题。他想向这位能预知未来的老人请教他的未来的政治命运。
听完李世民的询问后,王远知的回答像一道闪电准确命中了李世民心中那个最敏感、最隐秘的角落,并且将其照耀得如同白昼。王远知说道:“即将做太平天子的人,一定要好自珍重。”
没错,这个答案正是李世民所期待的。其实,从晋阳起兵之日起,一路走来,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之后,李世民的功绩在整个唐朝无人能出其右,随着功劳越来越大,李世民所求自然越来越多,而唯一能满足他的,只有他父亲李渊屁股下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宝座。因此,李世民之所以前来拜访王远知,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准确地说,他要为将来的目标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尽管这是李世民一直期待的答案,但猛然听见“天子”二字,李世民的额头还是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层冷汗。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份仅仅是一个藩王,以藩王身份觊觎天子之位,这事情一旦传出去,他轻则丢官贬职,重则性命不保。
然而,这种惶恐只在李世民的心中一闪而逝,很快他心中的恐惧就被一种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喜悦之情所替代。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他知道,他将是未来的天命之人,大唐的江山将是属于他的。
一直以来,李世民是李渊手下的一张王牌,无论李渊遇到何种困难,只要将李世民这张王牌打出去,所有的困难基本都会迎刃而解。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屡屡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随着功劳的增大,李世民所求绝不是一个藩王所能满足的,他要做大唐帝国的最高掌控者。
因此,武德四年夏天的这次微服私访对李世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它把李世民原本深藏于内心的某种幽微而隐秘的权利欲望撩拨成了一种巨大而坚定的政治野心,并促使他一步步付诸于实践。正是王远知的这句话,让李世民获得了一种近乎天启般的信心和力量,让他从此怀着“天命在我”的信念,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夺嫡之路。
从这一年夏天开始,李世民便再也没有回头。
时过境迁,公元635年,距离“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当预言已经变为现实,身为大唐帝国最高主宰的李世民依然念念不忘这位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他无穷力量和信心的王远知。为此,他颁布了一道诏书来表达对这个世外高人的感激之情。据《旧唐书·王远知传》中记载:“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
也正是从武德四年夏天开始,一场终将走向流血和杀戮的政治博弈已经拉开了序幕,在李唐王朝的上空飘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