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玄武门之变

原标题:玄武门之变

李渊当了皇帝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当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于是二者之间就有了接替帝位之争。

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他的势力非常强大。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初年名相,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三位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 ,齐州临淄县(山东淄博市)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一支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是他有太子这个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长期留守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甚至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拢过来。总的说来,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唐高祖李渊晚年比较昏庸。一次,李世民把一块好地分给了淮安王李神通,得罪了高祖宠爱的妃子张婕妤(音yú),被高祖训斥了一通。唐高祖另一个宠妃尹德妃的父亲,无缘无故地把李世民的谋士杜如晦痛打一顿,还恶人先告状,说李世民唆使部下打他。唐高祖听了以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李世民叫来,骂道:“你手下人对我宠爱的妃子的父亲都这样凶狠,对老百姓更不知道要多么厉害呢!”从此,唐高祖就疏远了李世民。李建成乘机加紧和李元吉、张婕妤、尹德妃勾结,想暗害李世民。

尹德妃,唐高祖李渊妃嫔之一,和张婕妤是李渊晚年最为宠幸的嫔妃。

有一次,建成、世民、元吉跟随唐高祖到城外打猎,唐高祖让他们骑马比箭。李建成故意让李世民骑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李世民刚骑上马,马就狂蹦乱跳起来。李世民急忙跳下,等马安静了,再骑上去。谁知刚一上马,马又蹦跳起来。这样反复了三次,李世民才制服了这匹烈马。他骑在马上,对旁边的人说:“有人想用这匹马害死我,殊不知,死生有命,怎么害得了呢?”李建成听了,就添枝加叶地对张、尹二妃说:“秦王太狂妄了,他说天命在他身上,一定要坐天下的,不会轻易死掉!”张、尹二妃又把这话告诉了高祖。

张婕妤,唐高祖李渊晚年的内宠。李世民攻克东都,为父求高祖得山东之地数十顷。但其地已被李世民分给李神通

高祖立即召见李世民,责备他说:“天下是上天规定的,不是你要点手段能得到的!我还没死,你为什么那么心急呢!”李世民再三解释,高祖不听,拍着案子发脾气。正在这时,外面送来情报,说突厥入侵。高祖要靠李世民打仗,所以马上改变了态度,笑着说:“算了,算了,还是商量怎样对付突厥吧!”

又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杯,忽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赶快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

尉迟敬德,字敬德,本名尉迟融 《新唐书》作尉迟恭 ,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正好进犯中原,于是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他指挥。高祖也一一同意了。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李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内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文德皇后同母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揭发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后宫胡作非为以及与张婕妤、尹德妃的暧昧关系。高祖大吃一惊,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李世民说:“不但如此,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如果他们得逞,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说完哭了起来。高祖说:“你讲的事情,关系重大,明天我要亲自审问!”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张婕好听到了风声,马上派人报告李建成。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说:“我们应该赶快把兵马布置好,称病不去上朝,观察一下动静再说。”李建成说:“怕什么?内有张、尹二妃照应,外有自家军队守卫玄武门,能把我们怎么样?我们一起上朝去,看看情况再说。”说完两人骑马进入玄武门。

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是已经被李世民收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东宫跑。只听有人喊道:“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对头李世民。他急忙拈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只听嗖地一声,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

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迎面碰上尉迟敬德,又掉转马头往回跑。忽然一阵乱箭射来,李元吉趁势滚下马鞍,往附近的树林里钻,正巧遇见李世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元吉骑到李世民的身上,夺下了弓,动手去扼李世民的脖颈。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尉迟敬德骑马赶到了。李元吉放开李世民拔腿就跑,尉迟敬德一箭把他射死了。

这时候玄武门外,人喊马嘶,原来是东宫的大将冯翊、冯立,齐府的薛万彻带着二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门。只见大力士张公瑾一个人用身子顶着门,外面的人没能攻进来,守卫玄武门的敬君弘吕世衡两位将军挺身出战,先后战死。东宫、齐府的士兵又去攻打秦王府,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尉迟敬德提着建成、元吉的脑袋赶来,大喊道:“奉圣旨讨伐二贼,你们看,这就是他们的头,你们还为谁卖命?”东宫、齐府官兵见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果然是建成、元吉的,就一哄而散。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时,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来朝见,忽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

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头对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左右的大臣听到建成、元吉已死,旁边又有一个这样凶猛的将军手拿兵器守候着,他们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

萧瑀,字时文,南兰陵人。唐朝初期宰相,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到了这地步,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宜布建成、元吉的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从而结束了这场政变。

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全由太子处理。

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这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十七年下令将宫廷画师阎立本所画的辅佐他平定天下,安邦治国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宫中凌烟阁之上, 世称这二十四位功臣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大部分功臣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在政变前就属于李世民一党或支持李世民一党,也有如魏徵这样原太子建成一党、后来为太宗所用的能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