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书 | 刘力: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荀子: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春秋战国时代,模糊了国家疆域界限的士子们能够游走于各个国家,成为那个时代最活跃的因子,这自然既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不幸。
荀子生于赵国,终于楚国,是战国时代最特立独行的儒家代表人。
孔子主张“仁”,最重要的一条当然是“克己、修身”;孟子主张“仁义”,强调“四心”,推论“良知良能”;荀子重视“礼、法”,强调性恶论,主张人定胜天。
从这点上来讲,荀子显然已经游离于儒家之外,尽管他自己一直宣称从来都是儒家的继承人,甚至他认为自己比所有的儒家门徒都更懂得儒家的思想。也因此荀子从一开始就打算从修身正己出发,谋求汲取百家之长,将自己所坚持的儒学传统发扬光大。正因为这样,学以致用的荀子才能够真正站立在很多同时代或者前代巨人们的肩上,条分缕析地把那个时代最为统治者们所崇尚的法家思想很好地融合在了他自己所主张的“礼”中,由此“外法内王”的时代终于从荀子这里崭露头角。
荀子是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少年时代的荀子慕名齐国稷下学宫的文化氛围,曾经一度成为稷下学宫中的翘楚,这个从齐桓公时代就开始创建的学宫从一开始就汇集了全天下最珍贵的学术思想,也成为荀子如饥似渴学习的重要阵地。
然而,尽管齐国拥有天下至宝,却似乎从来没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很快,七湣王在位,不纳忠言,稷下学宫很多人都纷纷远遁,作为一心希望有所作为的荀子自然受不了这里的风气,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齐国。然而荀子却并未完全抛弃齐国,在数十年后,五十多岁的荀子故地重游,这一次齐襄王接纳了他,这位已经鼎鼎大名的思想家成为了稷下学宫中年龄最长资历最深的宗师,也正因为如此,荀子在此后三次被推举为稷下学宫的祭酒,成为了稷下学宫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师级人物。
在此期间,荀子也常常奔走于秦国和自己的母国赵国,他在秦国考察访问,与秦昭王辩论过“儒者是否有益于国家”的问题,他盛赞秦国为“治之至也”。
然而作为大宗师,未免会受到某些不良企图人的诽谤,荀子在齐国也收到了他人的毁谤,荀子一怒之下离开东方大国齐国,最终到了云梦泽国的楚国。
在楚国,荀子一度被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受到了楚国的高度重视。不幸的是,备受器重的春申君最终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自己门人李园所杀,荀子自然也未能幸免,他被罢官削职。只是荀子这时候已经七十多岁,老迈残躯已经不允许他长途跋涉,于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住楚国。
已经丧失了青年朝气的荀子决定著书立说,把自己满肚子的学问变成一股能够影响所有后世成长的力量,他在兰陵安家,把所有的余生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荀子》中。生活在战国末期的荀子深感当时世道人心的险恶,他发自肺腑地憎恶这个乱世的黑暗,厌弃那些不寻求常理正道却迷信巫祝的昏君,他的作品不像孟子那样咄咄逼人,更不会如庄子那样天马行空,他只希望踏踏实实用自己的最纯粹质朴的文字为自己的一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时荀子在自己的作品中,还对诸子百家长短做了自己最为精辟的点评,几万字饱含心血的作品完成,他似乎像是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不久就因病去世,最后他的血脉也和兰陵大地融为一体,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最后的绝响。
荀子相比较于孔孟二人,他更加深刻鲜明地提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肯定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定地宣扬“人定胜天”的思想;同时他提出“性恶论”思想,强调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坚持儒家礼治的原则,同时也强调了政治法律制度的惩罚作用,主张礼法结合的治国方针,这种思想显然已经成为后世整个封建王朝坚持的理念。
细察荀子一生,虽然在传播儒家之道方面颇有作为和建树,甚或他也在不经意之间为秦王朝培育了两个非常优秀的人才,韩非子论理,李斯重行,从而才有了秦王朝最终的一统天下,但荀子自己一生却显然并没有得到过重用,哪怕身为兰陵王,也只不过决定于贤明的春申君的大力推举和提拔,一旦春申君故去,荀子就立刻变成了无水之萍,依然被迫沦为一介平民,最终也只能在著书立说的文人普遍归宿中寻求安慰。
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荀子生于赵国,虽能与赵王论争于朝堂之上,但却并未能被赵王所激赏,成为赵王的幕下之臣,这又不能不说是属于这样一个时代最为悲凉和无奈的事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