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子弹飞》B站封神,但网友真的误解姜文了
《让子弹飞》B站热度又新高了。
如果开个“你最喜欢的姜文电影”的投票,或许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选择。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姜文最好的电影是《太阳照常升起》,姜文自认最满意的电影是《一步之遥》。但B站的网友们,应当多数会将票投给《让子弹飞》。
目前,B站电影播放量Top10中,只有《让子弹飞》《夺冠》《温暖的抱抱》3部为非动画电影。后两者能跻身此榜,与B站“独占”不无关系。可以说,在B站这个以番剧起家的平台,《让子弹飞》的热度已然是真人电影的魁首。
为何单单是《让子弹飞》?这颗2010年底射出的“子弹”,为何飞到现在仍没有落地?事实上,这颗子弹不仅没有落地,甚至速度还更快了。
吃着火锅唱着歌、你给我翻译翻译、挣钱嘛不寒碜、三件事、吃了几碗粉、三七分成、站着把钱挣了……对以“Z世代”群体为主的B站网友来说,影片中的台词、镜头等文本,几乎都成了“圣经”般的存在。其中一条《敢杀我的马?!》的鬼畜视频,播放量更是接近五千万。和影片的自身播放量相差无几。
这多少有点不可思议。火烧云数据显示,B站是“Z世代”用户最偏爱的APP,该平台用户平均年龄21岁。也就是说,B站的用户以00后居多。《让子弹飞》上映时,他们多数还上小学。怎么偏偏迷上《让子弹飞》了?
其实,这和《让子弹飞》本身的特殊性有关。众所周知,姜文的电影往往很难评价。多数人对其作品的评价只有一条:很姜文。《让子弹飞》同样很姜文,但相比而言,它已经很不姜文了。换而言之,这部作品不太需要思考。
电影不是数学题,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但总有一些人的回答比较相似。《让子弹飞》就是一部很容易得出相似解的影片。原因很简单,姜文是按照电影的规范来拍它的。《太阳照常升起》尊重了生活的本质,《让子弹飞》遵守了电影的本质。他曾坦言,拍《让子弹飞》时有赌气的成分,只是为了告诉观众,我能拍这种电影。哪种电影?这种看完了能让人很爽,甚至引发解读欲的电影。
《让子弹飞》上映时,关于影片的解读不在少数。电影中潜藏的种种意象,都被网友揪出来,当成了姜文对历史、时代和社会问题的针砭。姜文怎么想,已然不重要了。文艺作品诞生的那一刻,它的作者已经“死”了。
姜文本人的观点很有意思。他在接受《青年电影手册》采访时,表示“如今的解读,太集中在政治解读。这暴露了我们的观众在感受层次上比较狭窄。这种解读我多少有点觉得把我们的电影给聊低了,他们这么想我不怪他们,我是觉得本地区的想象力太单一。《阿凡达》在中国都能读成拆迁,太具有想象力了。”
艺术批评有个观点,文艺作品往往是对现实生活的指涉。哪怕创作者创作时没有掺杂现实意义,但观众在进行审美鉴赏时,也会代入自己的情感指涉。
所以,《阿凡达》被解读成拆迁,也不稀奇。那几年,新闻上“强拆”事件频发,观众在影院里看到美国大兵大肆破坏阿凡达人的家园,出来一看新闻,悲凉自然涌上了心头。但这种解读,注定不能持久。观众今年再走进影院看重映的《阿凡达》,估计没几人能和拆迁联想到一起了。
但总有些艺术解读能长时间留存。姜文曾经说过,他相信审美是会进步的,但不会体现在这代人身上。但他没想到的是,审美的确进步了,可大众对《让子弹飞》的联想依旧停留在“想象力单一”层面。不过,倒也有些新变化。
虽然同样是在政治层面来解读影片,但如今B站网友的嗨点,和当年的网络舆情并不相同。现在搜索“《让子弹飞》马拉火车”,还能看到网友们10年前的回答:讽刺社会制度,针砭经济结构等等。他们似乎看到了姜文的“不满”。
而如今呢?在B站打开《让子弹飞》,弹幕里飘过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飘过的是“人民万岁”,飘过的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飘过的是满屏的“毛主席万岁”。更有人将这部电影,视作是姜文对偶像的献礼。
大船依旧向前,风向却陡然转变。10年前,是“公知”流行之时。网络上多是对政治、经济、民生等问题的批评。10年后,价值观开始转向。网络话语权的主体,变成了拒绝意见领袖的00后。B站的用户,就是最典型的范本。他们善于将严肃的话题解构,以玩梗形式进行二次创作。但他们也误解了姜文。
事实或许没有网友们想象得那么复杂。姜文在拍摄《让子弹飞》时,并没有太多的政治隐喻。所谓的明示与暗示,也只是大众的“一厢情愿”。其实,在《青年电影手册》的采访中,姜文还解释过所谓的“毛粉情结”。
“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他不是我的偶像……人物是人物,偶像是偶像,这是两回事。我不是任何人的粉。粉丝是特别容易变心和不理智的,粉丝也基本上是不动脑筋的,无条件的,我不是无条件的。”
如果非要给《让子弹飞》下个定语的话,它更像是被“躺平”的年轻人用来幻想的道具。在这部视觉奇观之中,他们幻想着有个张麻子来解救自己,幻想着浦东的美好生活。谁都知道,浦东就是下一个鹅城,但他们依旧愿意去想。
【文/马二】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