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发展促和平:中国对中东地区人权事业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胡文利)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7月12日通过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决议重申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具有重要贡献,发展的目标是增进所有人的福祉,各国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议呼吁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享有人权,并促进发展机会的平等享有。
人权应通过发展和国际合作来达成
与此同时,向来喜欢挥舞人权大棒的美国,正加快从阿富汗撤军的进程,加剧阿富汗社会动荡。阿政府军与塔利班之间的冲突扩大,极端势力趁势卷土重来,也威胁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
“美国不仅没能建成强大的阿富汗,也没能消除战乱。”英国《经济学人》指出,如今美国抛弃了阿富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9日表示,美国罔顾责任和义务,将烂摊子和战乱局面甩给阿富汗人民和地区国家,进一步暴露出美国“捍卫民主人权”幌子背后的虚伪人设。
什么是人权?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的表述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人的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工作权、健康福利权、受教育权、参与文化活动权等。《宣言》还指出,人权的实现具有局限性,取决于每个国家拥有的资源,应通过国际合作来达成。
当美国打着“人权”旗号、大张旗鼓地在全球多地推行所谓“自由民主体制”,留下一系列难以消弭的后遗症的时候,中国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发展促和平”的理念,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帮助包括中东在内的全球多国走上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国家发展愿景不谋而合
世界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动态都有重要影响。如今,中国与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已经通过“一带一路”上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上述报告还指出,在各国都在寻求替代能源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对中东地区尤为重要。作为绿色领域的带头羊,中国正积极促进中东地区的绿色发展,许多中东国家都将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在越来越密切的合作中,中国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投资者和最受欢迎的国家。仅2018年,中国就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200亿美元重建贷款,并向银行业提供了30亿美元贷款。中国-中东贸易也持续蓬勃发展。在阿拉伯地区,中国私营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当地排名前十的电商企业中有5家来自中国,推动了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预计到2021年,中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90亿美元。
埃及前规划、监管和行政改革部副部长、前投资部副部长亚瑟·埃尔纳加尔表示,中国为中东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即避免在冲突和对抗中站队,专注于经济发展与合作。他说:“无论是科技企业、基建集团,还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融资工具,中国为中东地区提供了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源。”
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和王储本·萨勒曼表示,沙特愿与中国共同努力,促进全球和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国家转型计划“沙特2030愿景”不谋而合,两国签署了多项协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认为,由于美国的中东政策摇摆不定,沙特开始寻求与其他大国合作,并与中国结成了“亲密的战略盟友”关系。在一项民意调查中,61.3%的沙特人对中国表示“支持”,其中34.2%的人表示“非常支持”。
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谢赫·穆罕默德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议后发布推文表示:中国将在阿联酋投资多个项目,包括惠及民生的“菜篮子”工程,在迪拜世博会场馆对面修建一个超过550万平方米的贸易市场,用以进口和加工来自中国的产品,然后运往世界各地。“阿联酋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发挥重要作用。”他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疫苗为中东地区抗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报道,受疫情影响,阿联酋把世博会推迟到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之间举行,来自中国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是此次盛会期间控制疫情的关键。中国和阿联酋还达成协议,将在阿布扎比哈利法工业区新建的一家工厂内生产中国疫苗。
以发展促进中东和平进程
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多边合作,对中东和平进程作出了独特而深远的贡献。“几十年来,中东地区的秩序一直由美国设计和维护,‘盟友’与‘敌人’之间泾渭分明。”比利时维萨里大学副教授、《崛起的大国和1947年后的阿以冲突》作者盖伊·伯尔顿指出,中国摒弃了这种模式,与美国的所有“盟友”和“敌人”都开展合作。比如,中国与以色列和阿联酋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以中国为纽带的多边合作,以色列与阿联酋的“半地下”关系能实现“公开化”,对两国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有学者指出,中国秉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决定了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采取的道路是“发展的和平”,而不是基于西方经验的“自由主义”和平理念。通过“以发展促和平”的理念,中国参与解决中东问题,并支持冲突后的重建。中国在中东及北非地区的角色,正由“和平维护者”转变为“和平建设者”。
“中国在中东的战略不是单一的区域战略,而是‘投资组合’,这填补了美国留下的空白。为什么美国通过战争付出了生命和财富的代价,中国却收获了友谊与和平?”中东最年轻的富豪之一、约旦商人哈桑·阿卜杜拉·伊斯梅克在美国《新闻周刊》撰文称,“中东人民承受无用的地缘政治冲突已经太久了。战争成了季节性事件,大多中东年轻人已经不记得,在他们的国家发生的冲突中,有哪一次与美国无关?”
伊斯梅克进一步指出,如今,千千万万的中东人民极度缺乏医疗和卫生资源,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西方可以伸出援助之手,提供这些必需品。美国可以利用其盟友网络和资源,帮助许多被低估的国家释放所有潜能,而不是向已经瘫痪的叙利亚继续投掷炸弹。”他希望美西方能够改变他们对中东的立场,并“停止破坏他们与中国的宝贵关系,共同努力改善这个世界”。
在许多观察和分析人士看来,中国以发展合作促进地区和平的努力,为中东地区国家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陈旭大使在人权理事会发言时所说,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与共提国一道在人权理事会再次提出“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草案,希望该决议有助于各方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权的普遍享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