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这样一位母亲……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江苏文艺广播承办的2020 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仍在进行中。
12月28日下午,梆子戏《母亲》走进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场红色主题的精彩演出。
演出之前,江苏文艺广播主持人一潇与主创人员带了戏曲导赏, 演员向同学们介绍了这部剧主要内容以及创作历程与感悟。
战争的胜利源自人民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有这样一面献给“人民的母亲”的锦旗,它赞颂的是一位山东日照的农村妇女,同时她也是一位亲手把孩子送上淮海战役战场的伟大母亲,在经历了生离死别、丧子之痛后,她依然坚定不移地支持着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事业,直至战争胜利的那天。江苏梆子戏《母亲》的创作灵感就是从这面锦旗而来。
梆子戏《母亲》讲述了一位“小人物”李秀荣的故事,她是一位亲手把孩子送上淮海战役战场的伟大母亲,在经历了生离死别、丧子之痛后,依然坚定不移地支持着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事业,直至战争胜利的那天……这部剧将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与时代巨变的历史潮流融为一体,把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对儿子牵心挂肠的母爱,对革命事业朴素的理解和真诚的支持表现得入情入理,是一部表现淮海战役军民关系的力作。
剧中三柱未婚妻秀秀的扮演者朱倩,在戏曲直播车上说:“以前在演《 母亲》大戏之前,对都是演古装戏多一些,这次去接触现代戏,而且又是关于我们当地淮海战役的戏可以说感触非常的多,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因为我的家就住在淮海纪念塔的隔壁,我经常到那去散步,每次经过纪念碑的时候,我心里有很多感触,我就告诉我的孩子,在纪念碑下面都是一些英烈,可以说是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生活。”
西洋乐、民乐强强联合
音乐是江苏梆子戏《母亲》的亮点之一。在这出梆子戏的乐池里,我苏网记者惊奇地发现,除了传统的板胡、司鼓、梆子、二胡、扬琴以外,还多了圆号、小号、黑管、长笛、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为何会有这样的奇妙搭配?
燕凌介绍说:“《母亲》是表现红色革命题材的大型现代史诗性梆子戏,在音乐上需要借力来烘托厚重、宏大的气势,所以我们加入了许多西洋乐器,与民乐配合,实现雄浑震撼的效果。”除了配乐以外,合唱也是重头戏之一。主创团队特意在整部剧中加入了大段合唱、哼唱、无声伴唱,以突出戏曲的革命号召力,传递出老百姓万众一心鼎力支前的坚定决心。
毕启亮导演说:“我们在保证戏曲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加入西洋乐器和合唱,不仅是为了这部戏本身的呈现效果,更是对梆子戏发展的突破。”
梆子戏铿锵有力,淳厚刚烈,在其中加入交响乐、合唱的元素,如虎添翼,让整部剧情绪传达更为厚重、饱满,使得每一位观众都深深沉浸在那个战火连天、军民一心的曲折奋斗的岁月中。
光看戏当然不够
是不是还有很多想说的话?
“ 青春有戏”小本本帮你全部记下来~
心动了吗?
那就在文末 评论+转发
告诉小编你 最想看哪一部戏? 为什么?
将有机会获得江苏文艺广播特别定制的
青春有戏”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周边手札 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