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 岁女孩一米六,家长还想给她打增高针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各大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一号难求,很多对孩子身高担忧的家长,期望借「增高针」让子女迅速增高。不过从几万到几十万的开销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8 月 4 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对「增高针」给出风险警示,称这类生长激素有被滥用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由于「增高针」背后的利润丰厚,一些医药代表甚至用高额回扣来引诱儿科医生滥开处方。
在孩子的身高隐忧与打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间,中国家长们再次陷入焦虑。
家长对孩子身高普遍性焦虑
「我大女儿 13 岁,上初一,身高 1.6 米,我老公 1.7 米多一点,我 1.66 米,按以前的标准孩子不矮,但她在班上十几个女生中倒数第一,我能不急吗,发愁怎么给她再增增高呢。」9 月 8 日,一位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特需诊室候诊的妈妈说,现在孩子营养好,发育早,身高普遍比上一代人高,她希望女儿至少长到 1.7 米。
保定来的一对夫妻,他们带着 4 岁半的儿子就诊,儿子身高才刚过 0.9 米,「吃饭没问题,就是不长个儿,在保定的医院就让打生长激素,我们再让北京专家看看」。
图片来源:偶尔治愈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 18~44 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 1.697 米和 1.58 米。虽然 1.6 米已超过此标准,但家长们对孩子身高不会满足。
偶尔治愈接触的多位家长认为,不能用以往经验和「平均身高」为标准,孩子高一些,不但更有自信,对未来职业也有很大影响。因为高考录取时舞蹈、空乘、师范、军警等专业都要求身高,差一两厘米可能错失宝贵的机会。
2014 年人民网曾透露,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 3%,4~15 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 700 万,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 3 万名。
暑假是孩子就诊旺季。据新华社报道,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医生透露,暑假他周接诊三百二十多人。而《都市快报》今年 8 月 13 日的报道说,浙大儿院的内分泌科门诊量每天都在 600~700 人次,一个暑假估计超 3 万人次。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各大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一号难求,很多对孩子身高担忧的家长,期望借「增高针」让子女迅速增高。不过从几万到几十万的开销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8 月 4 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对「增高针」给出风险警示,称这类生长激素有被滥用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由于「增高针」背后的利润丰厚,一些医药代表甚至用高额回扣来引诱儿科医生滥开处方。
在孩子的身高隐忧与打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间,中国家长们再次陷入焦虑。
家长对孩子身高普遍性焦虑
「我大女儿 13 岁,上初一,身高 1.6 米,我老公 1.7 米多一点,我 1.66 米,按以前的标准孩子不矮,但她在班上十几个女生中倒数第一,我能不急吗,发愁怎么给她再增增高呢。」9 月 8 日,一位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特需诊室候诊的妈妈说,现在孩子营养好,发育早,身高普遍比上一代人高,她希望女儿至少长到 1.7 米。
保定来的一对夫妻,他们带着 4 岁半的儿子就诊,儿子身高才刚过 0.9 米,「吃饭没问题,就是不长个儿,在保定的医院就让打生长激素,我们再让北京专家看看」。
图片来源:偶尔治愈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 18~44 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 1.697 米和 1.58 米。虽然 1.6 米已超过此标准,但家长们对孩子身高不会满足。
偶尔治愈接触的多位家长认为,不能用以往经验和「平均身高」为标准,孩子高一些,不但更有自信,对未来职业也有很大影响。因为高考录取时舞蹈、空乘、师范、军警等专业都要求身高,差一两厘米可能错失宝贵的机会。
2014 年人民网曾透露,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 3%,4~15 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 700 万,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 3 万名。
暑假是孩子就诊旺季。据新华社报道,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医生透露,暑假他周接诊三百二十多人。而《都市快报》今年 8 月 13 日的报道说,浙大儿院的内分泌科门诊量每天都在 600~700 人次,一个暑假估计超 3 万人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