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诸葛亮咄咄逼人魏国为什么那么有战略定力
诸葛亮咄咄逼人魏国为什么那么有战略定力
诸葛亮历次北伐,似乎都像是军事演习一样,进退自如,魏国似乎视而不见,你来了我就认真防守,你走了好像也不管我事,直到你下次再来。到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竟然在魏国境内搞起了屯垦,即便这样,魏国仍然不肯出战。大军在外,诸葛亮毕竟耗不起,于是他给司马懿送去了妇女用的衣服饰品,意思是说司马懿像个妇女一样,不敢像男人一样去战斗,以便激怒司马懿。魏明帝曹叡还给司马懿下诏不许出战。在那样一个年代,将军们都是以军功来获取名利和荣誉的,只这样的防守不战,他们肯定是不甘心的。曹叡可能是担心司马懿压不住这帮将军们的激动情绪吧,于是又给他派来一个持节军师辛毗,让他代表皇帝对军队实施监督,任何人都不能轻举妄动,就这样一直把诸葛亮耗跨。
还有一种说法,诸葛亮认为司马懿是不想战的,他所以上表请战,无非是做样子给将军们看的。这样一说,魏国从皇帝、朝廷中枢到前线主帅和指挥部都是不想进攻的,那么,魏国上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定力呢?
应该说,这是对于西北战场的正确认识,而这种认识又逐步形成了魏国的一种战略共识,一旦这种共识形成,他们就上下一致,毫不动摇地执行下去。当然这种认识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早在汉建兴五年(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就开始驻守汉中,做着大举伐魏的军事准备。魏国得到了诸葛亮长期驻守在汉中南郑的消息,所以就有人议论说可以发大军先行讨伐,魏明帝的心中也赞同这种说法,就来征求孙资的意见。孙资说,当年武皇帝(曹操)讨伐张鲁,阳平关之战,是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取得的。又自己亲自前往救出夏侯渊所部,多次说南郑简直就是“天狱”,而斜谷道就是五百里“石穴”。武皇帝善于用兵,对于西南山区的用兵,从来不责备将士是不是出力,不争一是的意气,这才是真正懂得看到胜利的机会出现了就战,而知道难以获胜就撤退的道理。眼下就进军南郑讨伐诸葛亮,道路艰险,计算下来,用精兵征讨,加上后勤供应部队,还得有遏制南方四州孙权的人马,至少得需要十五六万人,这样必然就要重新再征调劳役和兵士。天下会不会躁动不安,投入的人力物力究竟有多大,这才是陛下应该深思熟虑的。况且对于军事行动来说,用在保证战斗人员的劳役应该是三倍。单单从今天的战事来说,应该分别派遣大将据守各处要塞险地,威力足可以震慑强敌,镇守安静疆场,将士像睡着的老虎,老百姓也安宁无事。这样坚持数年,我们魏国必定日益昌盛,吴蜀两个敌国必定会自己疲惫衰败。魏明帝听从了他的话,放弃了主动进攻的计划。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回洛阳朝见魏明帝,建议大军伐蜀,一路由斜谷出发,一路溯汉水而上,也就是刘封当年攻打上庸的反方向进军路线,两军在南郑会师。由于司空陈群的反对,曹真又建议从子午谷进军,或者从武威进军,陈群再一次提出反对意见。曹叡没有明确表态,曹真认为这是默许,就从子午谷进军。正好赶上连续下了三十天大雨,栈道也被冲毁,曹真的大军在子午谷才走了一半。朝廷中太尉华歆、少府杨阜、散骑常侍王肃都上书建议撤兵,魏明帝下诏终止了这次行动。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这时候大司马曹真已经去世,魏国在西北抵御诸葛亮的统帅是司马懿。司马懿采取了尾随而不战的策略,但由于众将领坚决要求出战,结果被诸葛亮打败。后来诸葛亮因缺粮撤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中埋伏中箭身亡。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魏国的认识已经清晰并形成了共识,就是不主动对蜀国作战,只做坚决的防守。
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前四次北伐不同,他这次的目标是长安,大有一番决战的意味。但魏国仍然不为所动,只做专心的防守。魏明帝给司马懿下诏书说:“我军只需坚壁据守,消耗其锐气,诸葛亮必将陷于想进既难以如愿,撤退又不甘心,长时间对峙必然粮草耗尽,原地抄掠却注定两手空空的被动局面,那个时候他就只能自动撤兵了。等蜀军撤退之时再大举追击,以逸待劳,这就是我军大获全胜根本所在啊!”也就是说,诸葛亮不退,司马懿不能与诸葛亮战。担心司马懿控制不了众将领的情绪,在司马懿上书请战的情况下,魏明帝还把辛毗派到了前线,让他担任大将军军师,持节节制诸军。辛毗是曹操时期的老臣,性情刚直敢谏,连魏文帝曹丕都惧怕他三分,所以前方安静下来,没有人敢贸然出战。
有一种说法,司马懿是想出战的,所以他也多次请示魏明帝,打算和诸葛亮交战,只是都没有得到批准而已。这样一看,魏国上下似乎思想并不一致,也就是朝廷中的皇帝官员主张坚守,而前线的将帅主张进攻。但是,另外两件事情需要一说:一是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节来到前线,敌人不可能再出战了。”诸葛亮说:“他(司马懿)本来就没有出战的意思,所以他一再地请求出战,不过是做给众将看的。否则,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有所不受,假如他能够战胜我,又怎么会去千里之外去请求出战的?”;二是诸葛亮派出使者到司马懿军中,也就是下战书,司马懿只是问一些日常饮食之类的琐事,不问军队和作战的事情。如果把这两件事综合加以考虑,司马懿也是不想出战的。后来,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也没有追击,也可以说成是他的思想同样是只守不攻。现在有人说司马懿根本就不会出战,因为他要养敌自重。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应该说对魏国的只守不战,司马懿执行的还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魏国的这种战略定力,在司马懿这儿得到了非常好的执行。尤其是司马懿忍在被骂作女人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忍了下来,可见他的定力更为强大。
简单再说一下最早提出这种战略方针的孙资。
孙资,字彦龙,太原人。曹操为司空期间征召打算任用他,因为他为兄长报仇杀了人,带着全家避难到了河东,没有接受曹操的征召。后来太原郡想任用他,他以疾病为由推辞了。在好朋友贾逵的劝说下,孙资才出来做官。到魏文帝时期,孙资和刘放一道在皇帝左右,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魏明帝时期,两人更加受重用,同时被加散骑常侍,也就是工作性质不变,官位进了一级。三国是一个军事为先的年代,所以不管是将军、行政官员还是秘书人员,都要懂的军事,否则这官根本就当不下去,至少不会得到提升,孙资也不会例外。太和末年,辽东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称燕王,还向东吴的孙权称臣,准备联合进攻魏国。孙权除了派出使者外,还派遣将军周贺带着一万人马到辽东去支持公孙渊。魏明帝想要在中途截击讨伐周贺,朝廷大臣议论者大多以为这样做不行,唯有孙资认为可行。结果,魏军果然大破周贺。孙资也因此被进爵为左乡侯。后来魏明帝临终之时,刘放和孙资还推荐了曹真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古代的交通通讯都很不发达,一个前线的军事主将必须根据战场千变万化的军事形势做出自己的决定,这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论支撑。但是,就国策和战略层面上来说,一旦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上下内外还必须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绝对不能因为一人一事而有所改变,这才叫战略定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