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三批“潍坊民间艺术大师”|“青州挫琴艺术”传承人——赵兴堂
挫琴,一种流传于我国古代的形质独特的弦乐器。演奏时,挫琴音色清脆响亮,具有独特的韵味。由于其形似农村汲水用的辘轳头的一半,在山东省青州市,当地人也叫它“半边辘轳头”。国内许多音乐专家、乐器专家普遍认为,古老的挫琴制作和演奏技艺,早已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从世界上消失了。然而,几年前,青州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一次普查中,无意间在青州北城社区找到了这种古老的乐器及其演奏者赵兴堂,使得这项传统技艺得以“重见天日”。
赵兴堂老人今年75岁,是第三批“潍坊民间艺术大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挫琴的代表性传承人。挫琴,是他贴心的老友、坚守的事业,寄托着他的情感与希望。低音沙哑、中音柔静、高音清脆,赵兴堂打心底觉得这琴拉什么曲子都好听。
师从祖父,开启挫琴重生路
赵兴堂是“青州挫琴”唯一继承人,说起与挫琴的不解之缘,还要从他和祖父赵彩云的故事说起。“小时候,祖父是个卖艺人,受生活所迫,祖父背着挫琴走南闯北的赚钱养家,有时一年半载不回家。”赵兴堂回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祖父赵彩云和拉三弦的刘公道一起背井离乡,在外卖艺求生。但看到国家陷入战争中,赵彩云摔琴而回,挫琴艺术自此绝迹。在新中国成立后,赵彩云很是高兴,重新拾起挫琴,带着6岁的赵兴堂一起到人民公园表演。
1960年,赵彩云去世,15岁的赵兴堂成了挫琴唯一的传承人,也担负着继续传承的重担。1962年,赵兴堂回到青州老家,家里仅留下一把挫琴和一本琴谱,而挫琴制作的技艺也随着赵彩云去世而失传。
凭着小时候看祖父制作挫琴的记忆和祖父拉琴的照片,赵兴堂开始研究制作挫琴,“我不希望这门技艺在我手中失传,打算拾起这门技艺,但家里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再动手制作一把琴。” 赵兴堂说。
赵兴堂忘不了的是1984年,随着家里条件的好转,他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挫琴,挫琴也在沉寂后重生。“梧桐树经常受风吹,肩骨木经常活动木质硬,做出的挫琴音质好。”赵兴堂说,小时候见过的挫琴一般都是梧桐木原色,再涂上亮油保护起来,有的琴头涂上了深浅不同的咖啡色。而赵兴堂制作的琴头通常是云纹和水纹两种造型。他说,云纹是为了纪念祖父赵彩云,水纹则代表自己。赵兴堂的琴杆是用高粱秆儿做的,有时也用弓弦进行演奏。
每一把琴都凝聚着琴师的匠心,每把琴的完成都像是琴师生命的延续。
弘扬与传承,让世界听到挫琴的声音
“我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家里做琴和在古城进行挫琴表演了。”赵兴堂说。
尽管已过古稀,但赵兴堂仍在为挫琴的弘扬与传承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家与青州古城之间。每天早上,他便会早早起床,骑着电动三轮车,从距离古城七八里地的家中来到青州古城,和他的两名徒弟白文杰和白佳丽汇合,到古城内进行挫琴表演。“我每天都会和两个徒弟在古街演奏挫琴,看着她们认真拉琴的样子,我也看到了挫琴发展美好的明天。”赵兴堂感到很欣慰。
据了解,2012年5月,山东省青州市采取“政府买单,百姓受益”的形式,成立了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将非遗与古城游结合,在青州古城内推出挫琴等40多项非遗的免费展演和传承。每年设立120万元非遗展演专项经费,对加入艺术团的传承人每月补贴1500元。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压力,给他们提供舞台、场地、机会,让非遗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得到保护。”青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传统技艺与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王君说。
2018年3月,潍坊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桂三超来到青州,与挫琴一见如故。“古老的乐器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向赵老师表达了想学琴,他非常高兴,当天就送了我一把琴。”桂三超说,“赵老师毫无保留地教我,不收课时费,也不计较时间,他说教会我,以后由我再教别人他放心。”
除了在青州古城开展常态化沿街演出,近3年来,赵兴堂每周都会带着挫琴走进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等学校,加入挫琴教学班的学生越来越多。
“只要身体挺得住,我就能坚持。有活动就参加,有课就去教,有人问我就解答,不然心里不安。”赵兴堂说。古老的挫琴依旧年轻着。目前,赵兴堂已累计向百余名学徒免费传授挫琴制作和演奏技艺。
同时,为了让青州挫琴“走出去”,赵兴堂还学会用智能机,给青州挫琴“发朋友圈”,用年轻人的表达方式配文“欢迎关注,感谢转发”。2018年年底,在孙子赵禹铭的帮助下,赵兴堂注册了抖音账号“青州挫琴老赵”。他的个人签名很简单、直接——“让世界听到我的声音”。
“我希望挫琴这门技艺可以得到传承,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希望在我这里断了。”赵兴堂说,挫琴是他的老友,不能抛弃也不会放弃,希望百年后,还有人继续拉挫琴,弹奏着《鸳鸯扣》《满江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