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首饰传递东方审美,东阳这名中职女生试水原创首饰产业
校园里的一朵花、一株草,都能引发她的遐想,在她的手下变成一件古意盎然的首饰。在抖音上,她的身份是专门制作发簪的“簪娘”,拥有一个充满古意的网名“凌婉仪”。在现实中,她却是一个瘦瘦小小、一头长发的中职女生,拥有一个阳刚气十足的名字——周煜。
4日下午,在市职教中心东技校区见到周煜,想让她展示更多的首饰作品时,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学校不让带手机,所以看不到更多作品。”这名2019级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只有周末时才能与首饰亲近,把在学校里酝酿好的构思化为美妙的饰品。
周煜的老家在巍山镇胡村。她的母亲是位婺剧演员,从小她就看着母亲鼓捣那些亮晶晶的戏剧“行头”,心里莫名地生出喜欢。稍长,她开始帮着母亲打下手,逐渐了解制作首饰的材料。为了让她专心学业,母亲很多时候拒绝了她的帮忙。但这阻挡不了周煜对首饰制作的爱好与热情,初中时她还是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发簪。
“一开始做发簪是因为市场上的发簪价格太贵了,没钱买。然后觉得自己手艺还行,就自己做自己戴。”像这个年龄段所有爱美的女孩子一样,周煜养着又黑又密的长发,而且喜欢古典装束。她也不是没想过母亲制作的首饰,但是那些首饰舞台感太强,造型也太传统,缺乏实用性,这才迫使她转向了自制。
2018年被视为国风元年,共青团中央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设立为中国华服日,中式传统审美风格的首饰随之大热,周煜的首饰也受到更多人关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消费群。因为忙于迎接中考,她减少了作品更新频率,却深入思考如何用首饰表现当代“国风”。2019年,她考进东技校区的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从此可以从容地设计制作首饰。
“这两年,我也看过不少古装剧,剧中人物的装饰都很精良,用了很多非遗像点翠、缠丝等,但是它们的造型太华丽了,太脱离我们年轻人的生活。”周煜毫不讳言自己的喜好,而这份喜好也指向了她和小伙伴共同的情感需求,“我们需要新鲜内容,需要认同。”创作生活化的国风首饰,成了她清晰的目标。她看大量的国漫从中寻找灵感,《通灵妃》《魔道祖师》等国漫和手游中人物的首饰,看着既唯美又空灵;但她更喜欢从校园的花花草草中寻找灵感,“它们不张扬,小清新,美得可爱,正是我们喜欢的。”校园里的樱花、桂花,都跃上了她的发簪,尤其是桂花,细碎的一朵,置于簪头,配上3条茶色料珠以及绿色叶状琉璃坠片,分量轻却有悬坠感,走动起来珊珊可爱。“我肤色黑,所以尽量不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她说这也是用茶色料珠的原因。她制作的首饰,倾向于含蓄淡雅。而木雕专业的学习,又让她对首饰造型与比例有了更科学的理解。她说,许多人喜欢她制作的首饰,是因为日常佩戴也不违和。她的姐姐也喜欢戴发簪,但是不喜欢市场上那种夸张的造型,她就用热缩片制作了一个发簪送给姐姐,又美又轻,姐姐很是喜欢,这也让她确定了作品尝试的风格。
作为班上唯一的校汉服社成员,周煜经常会和“同袍”兼同学分享各自的首饰,传授制作发簪的技艺。“我妈妈就喜欢与人分享首饰,不仅经常帮人制作行头,还经常赠送给朋友。”受此影响,周煜也经常把发簪送给喜欢汉服的朋友们。网上的销售也在持续,今年夏天她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卢宅非遗街区夜市“练摊”,受到许多人围观。“制作首饰4年左右,算起来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吧。”周煜说,制作发簪是爱好,她并不指望以此作为经济来源。但是这份爱好明晰了她的未来职业规划:努力考上高职院校的首饰制作专业。
记者 吴旭华 通讯员 张锦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