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夜校的四代“守护人”

原标题:妇女夜校的四代“守护人”

妇女夜校的四代“守护人”

□ 记者 陈子斐 罗焕辉 通讯员 黄水林

“清早起来,做到日落西,雨打风吹有苦谁人知,劝我妇女们,快快觉悟起……”3月7日,在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旧址——连城县新泉镇张家祠,十余名夜校学员用新泉方言唱起了《妇女解放歌》。歌声伴着淅沥沥的春雨,回荡在这所妇女夜校,仿佛当年场景再现眼前。

1929年6月,毛泽东等同志率领红四军第二次进驻新泉休整。其间,新泉地方党组织按照毛泽东“要为工农妇女办夜校”的指示,在张家祠创办了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启发妇女革命觉悟,培养妇女解放运动干部。此后,新泉各乡村先后办起了18所工农妇女夜校,发展学员700余人。夜校成了当地妇女解放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她们前进的航程……

“我的姑婆张素娥,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工农革命,奉献给了这所夜校……”今年66岁的黄发兰是妇女夜校的文艺队长,更是这所夜校的守护者。在姑婆张素娥的影响下,还在念初中的她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再把学到的新知识教给夜校的同学们。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黄发兰被夜校推荐到龙岩师范长汀分班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

“我们一家四代都与这所夜校有着不解之缘。”黄发兰说,当时只有17岁的姑婆张素娥是夜校第一批学员,新中国成立后,她坚持办妇女识字班、扫盲班、农技班,为新泉地区妇女解放事业献出毕生精力。姑姑张玉莲也为了夜校事业一生未嫁,自己退休后更是卖掉县城的房子,回到新泉,全身心地投入到夜校的建设中。她和姑姑、姑婆一样,把一生的命运都与这所妇女夜校缠绕在一起。

如今,黄发兰的女儿张丽红也时常帮忙主持夜校的演出,策划夜校的活动,守护夜校的“接力棒”不知不觉中传到了第四代人手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