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公司里,你敢说“真话”吗?
在一些企业内部,很多职工已经养成不讲真话的习惯,企业在“模糊用语”环境中运行多年,形成了很大惯性,这种惯性一旦成为文化,想改变绝非一日之功。
“说”是企业信息系统的“语言传递分系统”,如果每个环节的“语言传递分系统”输入都正确及时,将有助于企业管理总系统运转高速、简洁、有效,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在一些企业内部,很多职工已经养成不讲真话的习惯,企业在“模糊用语”环境中运行多年,形成了很大惯性,这种惯性一旦成为文化,想改变绝非一日之功。
1
“不讲真话”的职场潜规则
1.说话有套路,滴水不漏,但不解决问题
有一些企业领导,只喜欢命令和布置任务,在基层员工面前,说起话来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说的不是假话,但更多的是“套话”。员工和他们交流,很难得到明确的答复,让员工一头雾水,因为他们说话从来都是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答案,因此也无法解决问题,指导工作。
有一些员工,因为害怕得罪人,谈成绩时,洋洋洒洒,提炼升华,语言感人;分析问题时,往往瞻前顾后,含糊其辞,吞吞吐吐,说一些无关紧要细枝末节之处,搪塞领导,还冠冕堂皇地总结“有一些问题,改了就好。”
职能部门的员工,为了少担责任,在回答其他部门员工询问时,也说起套话:“请你看看相关文件精神吧”“请问一问文件起草部门吧”“文件落实,还要问问具体执行部门的意见吧” 基层办事人员就只好一头雾水,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但问题却难以解决。
2.不说为妙,沉默是金
越是成功的企业越重视“鼓励员工提出质疑”,因为有了敢于提出尖锐问题的“建言者”,才能规避企业出错的风险。但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往往会得一种叫“集体沉默”的病。无论是开会还是各种各样的调查,总有一些人一问三不知。
发现问题的时候,员工不愿意当“告密者”:企业中的问题常常涉及多个部门,如果有人直言不讳,可能会一下子得罪很多人,如此风险,会让员工变得世故:避而不谈,沉默是金。
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普通员工,知道问题的根源,也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害怕“枪打出头鸟”,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知道”“没意见”。
3.开会发言“只唯上、不唯事”
企业高层领导的强势,往往让公司容易陷入一种“应声虫式”的企业文化。领导讲过的话如同圣旨,员工开会讨论问题,不是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从领导角度考虑,看领导满意不满意。遇到有不同意见,一句“这件事,领导有过明确表态”,立时无人敢驳。
有些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就变成“职场老手”:汇报工作的时候,遇到问题绕开走,怀揣明白装糊涂;说话往往看领导的脸色,挑一些领导爱听的话说,说话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一味讨好领导。
4.推卸责任,把“说”变成“吵”
企业内部职责永远不会划分得那么清晰,总会有交叉之处,但企业内“部门墙”的存在,让大家有话不好好说。涉及本部门,大家“口径一致,一致对外”,谁要是对自己部门提出批评,立刻说不。如果涉及本部门工作量增加,责任加大,那更是“捅了马蜂窝”,吵架不可避免。
员工看问题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有人提及自己的错误,立马变脸,横眉冷对,恶语相向,如果两者都不肯相让,“吵架”就成为工作现场的常态。
5. 没有原则的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
很多单位,大家谈成绩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谈问题的时候避重就轻。部门之间和和气气,职责部门也放弃监督的权利,小问题没有人发现,大问题相互遮掩,责任追究变成“和稀泥”。
有些员工爱当“和事佬”,说话从来都是没有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企业变成了不思进取、没有斗志的“福利社团”。这样的企业往往会纪律涣散,毫无执行力。
6.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需要发言的时候,木讷不言,会议结束,把自己的看法“全盘托出”,添油加醋。这些意见往往拿不到台面上,常常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对人不对事”。这些带有人身攻击的言论极富杀伤力,往往让被议论者得知后“不寒而栗”,又因为是民间耳语,隐秘性很强,没有证据,不好处理。
2
重塑企业文化,营造说真话环境
1.企业家需要“堂吉诃德精神”
企业高层所到之处都是赞美声,员工都毕恭毕敬,领导自然觉得很受用。同时,现在企业高层一般任职时间都不会太长,在有限的任期内,有经营指标压力,要想完成上级布置的高增长经营指标,必须有“强大”的领导力,否则很难完成任务。
而讲真话属于长远工程,是企业软实力,见效很慢,并且在人情社会的现实下,如果这时候贸然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造,还是颠覆性的改革,不仅有可能劳而无功,甚至有可能“败走麦城”。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讲真话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重塑。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堂吉诃德精神”,敢于和“风车”斗法、敢于向“狮子”挑战——自己给自己做手术,既需要勇气,又需要魄力,还需要“自讨苦吃”。
2.创造说真话的氛围,改变员工“应声虫”意识
企业家不要打造“个人王国”,否则,公司很容易陷入一种“应声虫式”的企业文化。为了形成开放沟通的氛围,管理者要有意识培养和重用善于发现企业不足,敢于谏言的“耿直型领导干部”。不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致通过”的局面,要鼓励员工提出异议,甚至当所有人都太过顺从的时候,要对员工提出质疑。
“完全同意,没有不同意见”只说明大家要么是盲目崇拜,要么是“完全顺从”。一个企业一旦形成顺从文化,缺乏开放与包容,就会妄自尊大,形成路径依赖,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3.明确“不说假话”刚性条款
企业也是个小社会,让职工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场合、不考虑员工自身利益,倡导员工“无条件讲真话”并不现实,但至少可以要求员工无论何时都不能说假话。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不能说假话。
假如把“在企业内不说假话”作为纲领性文件,是任何人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并且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员工有意说假话的现象会得到抑制。
4.真话不要有“套路”,让职工喜闻乐见
一些单位经常会搞一些走形式的活动,譬如“我给领导提建议”征文或者类似的座谈会,而单位门口的意见箱已经锈蚀斑斑,沦为摆设。要想听到真话,就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喜欢说”。如果职工对交流方式很反感,不愿意说,那就更不用提说真话了。
现在有许多员工习惯将心里话通过网络来表达。在一些企业内部论坛或者在员工自发建立的贴吧发言中,员工表达的往往是真实情感。但是很多企业都关闭了内部论坛,怕大家说“出格”的话。此种担心大可不必,所谓是非自有公道,那些不和谐的言论时间久了也就没有了市场。企业不能因噎废食,把职工说真话的平台废掉。
聪明的企业不会让员工在是否说真话之间自我博弈,而是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员工觉得说真话是一种职业操守、个人修养和工作习惯。如果在企业内部大家都能平心静气地“说”,直击问题,就事论事,管理就会更加简洁高效。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ID:qyglzz)
作者:杨一矜 上海电力大学;
杨笑峰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该文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企业管理杂志(ID:qyglzz)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企业思想家(ID:Enterprisethinkers)已获授权。
END
编辑|思洋 校对|坚果 视觉|牛小伟
文章已获得转载授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