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站着一位鲜为人知的天才,不是李左车
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
与萧何、韩信相比,曹参历史名声明显小了很多。如果不是“萧规曹随”这一典故,相信曹参可能会被世人遗忘。为相不如萧何、为将不如韩信、为谋不如张良的曹参,却为何被刘邦叙功为“开汉第二功”?在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曹参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曹参是徐州沛县人,早年为管理监狱的小吏,或者是监狱长,萧何是其上司,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是曹参下属。因此,刘邦官职最小,曹参次之,萧何最大。
刘邦举旗起义之后,曹参率军四处出击,《史记》记载的“破之”、“大破之”以及“夺城”等记载有十余条,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中,还打败了我们熟知的三位秦朝名将,曹参战绩含金量非常高。
《史记·曹相国世家》:“北救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秦末动乱前期,章邯是义军死敌,以一己之力差点扑灭秦末起义,但却被曹参击败。之后,曹参杀死李斯之子李由,大破王翦之孙王离。
刘邦一路西进,想要率先攻下咸阳,还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武关与峣关,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二是秦军在咸阳附近还有不小的力量。《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曹参“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
可以说,刘邦灭秦之战中,曹参是第一将、第一功,樊哙、周勃、夏侯婴、萧何等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军事天才,在刘邦手下百战百胜,但毕竟跟随项梁、项羽数年,有过一定的军事生涯,而曹参之前没有从军经历,却仿佛如有神助,立即表现出超凡军事才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或许只能将之归为超级天才,在执行力上比韩信还要神奇。
楚汉争霸之初,刘邦拜没有实战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随后韩信立即表现出超凡军事才华,定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谋,辅佐刘邦迅速平定三秦。至此,刘邦恢复了秦国疆域,相当于秦国又一次出现。
刘邦平定三秦之前,齐地田荣打响反抗项羽第一枪,于是项羽调集主力攻打田荣,给了刘邦暗度陈仓的机会。刘邦平定三秦之后,任命曹参为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防守根据地,由于项羽主力在齐地平乱,所以直接率军打下了彭城。之后,项羽立即回军,以3万兵马大破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刘邦仅带十余骑落荒而逃,也让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历史上称之为“彭城之战”。
由于韩信及时援助,与刘邦会师荥阳,击败楚京、索之间的敌人,所以项羽才没能继续西进。但这一战负面影响巨大,之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魏王豹反汉,与楚约和”,刘邦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于是,刘邦立即派使者四处拉拢诸侯,游说不了的,直接派兵攻打。
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领曹参攻打魏王豹。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遬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於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
灭魏之后,曹参与韩信攻赵,史书有“大破之,斩夏说”、“戚将军出走,追斩之”等记载,再一次立功无数,赵国被打垮之后,刘邦任命曹参为赵国相国。
打垮赵国之后,曹参与韩信攻齐,击败齐国军队,与此同时项羽派遣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援齐大军,也被韩信、曹参在潍水之战中击败,曹参“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俘虏了齐国国王等,最终平定了齐国。
战后叙功,曹参以“凡下二国(魏与齐),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的战绩,被刘邦列为“开汉第二功”,萧何是“开汉第一功”。
作为韩信副将,曹参虽然没有表现出惊人的智谋,但作用却不可缺少,没有曹参清扫残敌,稳定后方,保障后勤,韩信很难在前线放心杀敌。
问题在于:我们综合评价曹参时,究竟该称之为天才,还是称之为可靠的工具人?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缺少了曹参究竟行不行?
历史上的曹参,一直是刘邦与韩信的副手,真正独立指挥大战的次数较少,因此被很多人认为不能独当一面,故而历史评价不高。但以汉朝之后曹参的表现来看,韩信缺少了曹参,可能还真不太行。
刘邦称帝之后,将长子刘肥封于齐地,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当时,齐国有70余城,是最大最重要的诸侯国。曹参担任齐国相国时,了解齐国情况,发现万物凋敝百业待兴,于是审时度势,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无为而治,九年之后齐国百姓安居乐业,齐人称他为贤相。
刘邦临终之前,安排曹参接任萧何,之后曹参萧规曹随,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一切都不作改变,然后自己整天喝酒,于是不仅群臣不理解,连汉惠帝困惑不已,还曾当面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其实,曹参并非不治理国家,而是顺应形势的无为而治,大乱之后必须要休养生息,加之刘邦、萧何制定的法令已经完善明确,还为何要去折腾呢?一旦折腾,反而可能让事情更糟糕。
汉朝无为而治思想,实际起源于曹参,而中国历史上真正无为而治并取得惊人成效的,只有曹参一人。除了曹参无为治国之外,汉初前几位皇帝也继承无为而治思想,70年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文景之治,让汉朝富裕了起来,国库粮食成堆,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
可见,曹参看似是一个善于承前的人,但并非无原则地承前,其前提条件是服从真理。所以,当汉惠帝质疑他无所事事时,曹参敢于指出问题所在,坚持真理。更为重要的是,能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并让汉朝执行70余年不变,曹参水平又怎么可能差?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仙,韩信军事才华震耀古今,在韩信手下打仗,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表现智谋,而是不要胡思乱想,然后高效地完成任务(需要极高的执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韩信最大的帮助。如果韩信部下指手画脚,可能不仅画蛇添足,更会搅乱了大局。
因此,韩信副手的基本条件是:服从命令,严格执行、高效完成,性格沉稳,甘做绿叶。通过曹参一生来看,任何时候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正确意见,高效地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事实证明,曹参完美地配合了韩信,让韩信才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反过来说曹参才是韩信最重要的部下。刘邦非常善于用人,让曹参配合韩信,或许就是因为这方面的考虑。
可见,曹参不仅是一位执行天才,而且精准地把握了时代需要,实践了无为治国思想,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曹参是一个真正的大智慧,看似配合韩信、无所事事治国,没做什么惊天动地大事,但实际上时刻都走在正确道路上。所以有学者指出,曹参对汉朝的贡献,不下于萧何、韩信、张良,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汉朝开国功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