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解决功臣问题,已经有成功经验,为何朱元璋不有样学样

原标题:赵匡胤解决功臣问题,已经有成功经验,为何朱元璋不有样学样

古代开国皇帝都很难解决功臣的问题。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皇帝一般都会采用粗暴野蛮的“杀功臣”的办法,从而造成一幕幕悲剧。

但是,当历史发展到朱元璋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北宋初年的时候,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功臣们的兵权,并且让他们安度晚年。

(杯酒释兵权)

既然已经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样的成功案例,为什么朱元璋没有学习赵匡胤的做法,做到没有杀伐地处理功臣问题,而是要搅起一片腥风血雨呢?

而且,朱元璋和赵匡胤的情况还比较相似,赵匡胤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解除大将们的兵权,是因为这些大将们都是赵匡胤的“义社兄弟”,赵匡胤对这些“义社兄弟”们进行情感绑架,那些“义社兄弟”们没有办法,因此才不得不交出兵权。

其实朱元璋也可以这么干。那些开国功臣,无论是胡惟庸、李善长、蓝玉、常遇春、徐达等等,也都是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对于这些好兄弟,他完全可以和他们讲明情况,像赵匡胤那样告诉他们,自己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害怕有人拥戴他们当皇帝,对自己构成威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请这些兄弟们帮个忙,多拿些银钱和田产,回去养老。同时再向他们作保证,他们的儿子儿孙,将来可以继续在朝中为官,不会亏待他们。

如果朱元璋这样和开国功臣们说,相信那些开国功臣不敢不答应。而且如果他们不答应,朱元璋有言在先,那时候要打击这些不想丢权的诸侯们,他也就显得理直气壮,不会被后世诟病了。

而且朱元璋这样做,比赵匡胤会更成功。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的兵权。但是却也削弱了军队的领导力,使得宋朝的大将得不到培养,大将和士兵的联系受限,因而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不强。但朱元璋实行的“藩王制度”,他的军队都在藩王手里,不在大将手里。虽然这些藩王掌兵,会造成内乱。但是至少整个国家的战斗力不弱。在保家卫国的问题上,不会比宋朝差。

(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有样学样呢?

我认为,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像赵匡胤那样搞,最关键的原因,是他想要剥夺的权力,与赵匡胤想要剥夺的权力不一样。

赵匡胤想要剥夺的权力,其实只是武将的兵权。赵匡胤之所以要剥夺武将的兵权,是因为他要打破五代以来的历史循环。

从五代后唐开始,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建立,这些朝代的更迭,几乎全都是武将权力太大,夺取了皇位。大将李嗣源被士兵拥戴,夺取了皇帝李存勖的皇位。大将石敬瑭联合契丹,夺取了后唐皇帝李从珂的皇位,建立后晋。大将刘知远夺取了后晋的皇位,建立后汉。大将郭威夺取了后汉的皇位,建立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了后周的皇位,建立北宋。

对于赵匡胤来说,他认为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就是大将的兵权。他认为确保国家稳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能力的大将在军队中的权威太大。如果有能力的大将,在军队中的权力太大,那么对国家肯定是一个威胁。而且他还认为,只要解除了这个威胁,最终国家就能保持稳定。

(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想要剥夺的权力,可不是简单的兵权,除了兵权以外,还有政权。在他看来,就算是文臣,就算手里没有兵权,如果行政权力太大,依然会对皇帝的皇位构成威胁。

实际上,朱元璋虽然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对古代王朝社会各种可能对皇权产生威胁的因素,都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做了针对性的措施。比如为避免外戚及后宫干政,他特别规定皇室子弟的妻子要从民间采选。还有,他为了避免宦官专政,又特别在皇宫中插了一块铁牌,在铁牌上写上禁止宦官干政这样的文字。为了避免藩王威胁中央,他也做了很多规定。

除了这些外,朱元璋还害怕权臣专政。虽然事实上,随着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的加强,宰相的数量越来越多,宰相的权力逐渐被稀释。但是,朱元璋依然不放心。

由此可见,朱元璋所谓的“杀功臣”,实际上和赵匡胤、刘邦等人的“杀功臣”都是不一样的,他不仅仅是为了剥夺兵权,还想要彻底解决各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问题,重点是权臣专政的问题。而朱元璋的做法,先是打击胡惟庸、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这样的宰相,发展到最后干脆取缔了宰相的职位。因为他发现,无论他杀多少宰相,都不能解决宰相会专权的问题。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朱元璋为什么不会“杯酒释兵权”了。因为这个办法,根本就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参考资料:《明史》《宋史》等)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