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曾有120名幼童赴美,为何最终只回来94人?剩下26个去哪儿了

原标题:清末曾有120名幼童赴美,为何最终只回来94人?剩下26个去哪儿了

众所周知,“洋务运动”乃是清廷发起的一次自救行动,为了挽救国家所面临的危难局势。在此期间,清政府耗费巨资,每年投入八万多美元,折合白银六万两,以供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学。这对早已财政困难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清政府在耗费如此大投入的情况下,派出了一百二十人,最后却只回来了九十四人,这究竟是为何呢?

前两批幼童被分配到美国54户家庭中生活,他们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让美国人惊叹。当他们身穿缎袍拖着长辫出现在美国课堂时,无一例外遭到了美国同学的嘲笑。但很快美国学生便闭上了嘴,因为中国留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甩他们好几条街。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时,中国共有50名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其中耶鲁大学22名,麻省理工8名,哥伦比亚3名,哈佛1名,其余学生分散在美国其他大学。

看过子渊往期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这场原定于十五年的留学项目,因为国内政治风波而被迫提前结束。九十四名留美幼童提前召回,那么还剩下的二十六名幼童去哪了呢?结合各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他们去向。有一部分是驻洋委员会在定期审核时,没有通过考试,最终只能申请终止学业,被迫提前回国。

因此这些人提前回国,所以回国的名单上不会有他们的名字。还有就是一些人前去赴美留学时,年纪尚小,死在路上或者美国的也有一部分。身处异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或者有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120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潘铭钟,他考入了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可惜在1878病逝。

第三个去向:拒绝回国,留美继续学习。这批幼童在美国学习期间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对儒家经典那一套已产生质疑。他们不仅剪掉了脑后的大辫子,而且还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产生了抵抗情绪。当时清朝由于国内政治问题提前结束了留学计划,像容揆和谭耀勋等人就拒绝召回,继续留在耶鲁完成学业。

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回不了国。所以导致1881年幼童召回时,就只有94人回国。而回来的这94人,是最早一批接触到正统西方思想的人,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是因为思想太过超前,和当时的清政府格格不入,人们的接受度并不高,他们在当下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清朝灭亡了才有发挥的余地。

这94人也值得受到尊敬,在美国和清朝的对比下,他们毅然选择回到祖国,爱国情怀令人感动。当这群作为历史上首批出国留美的学生回国即遭到了当时社会的强烈炮轰和谴责,据悉当时的《申报》这样写道:“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

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在初到美国的时候这些孩子还全都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人围观,后来他们接受了西方的思想之后,索性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美国的女孩子也都非常喜欢这些中国孩子,尤其是一些美国的女孩子。

因此在这些幼童成年之后,他们身边都跟着一个美国姑娘,这些孩子和洋妞谈起了恋爱。这些事情让清朝的官员觉得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些孩子受到了洋人的影响,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他们甚至向清政府建议把这些孩子全都从美国接回来。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