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自成称帝后,除了安葬崇祯,还做了这几件事,以至于一蹶不振

原标题:李自成称帝后,除了安葬崇祯,还做了这几件事,以至于一蹶不振

与多数人一样,李自成从小就有一个“帝王梦”,不同的是,他会为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而奋斗,虽屡战屡败,但终究过了一把“皇帝瘾”。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领襄阳,势力逐渐壮大。这时很多明朝士大夫来交“投名状”,劝李自成称帝,但:

“闯王佯辞不许,而甚善之——《甲申传信录》”

意思是李自成假装不想当皇帝,但对劝进者礼遇有加。从这也能看出,李自成对帝王位的矛盾心里,当时实机不好、实力不够,决定了他不能称帝,但心里还是渴望的。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所做的一切,都已经按照帝王的礼仪行事:

“张小黄盖乘马,百姓望见黄龙旗皆辟易。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明史》”

开着帝王专车,摇着黄旗,追封先祖谥号,这都是皇帝的排场,而非王礼。李自成发布的诏书,自称为“朕”。朕这个字,从秦始皇称帝后,就是帝王的专用词。这表明,李自成虽未正式称帝,但“皇帝梦”已经是司马昭之心。

攻入京城后,手下将领以及明朝投降派,多次鼓动李自成称帝,大伙今天报祥瑞,明天假借天命,但李自成依旧“矜持”,看着龙椅想坐却没坐。

李自成迟迟不肯即位,引来各方人士的流言,从思想上动摇了大家对他形象的认可,引发的后果便是人心浮动。

山海关大战后,李自成也不再“羞羞答答”,迫不及待地登上皇帝宝座,为他的大顺政权争取合法性。

屡次劝进与匆忙称帝的背后,是李自成在政治与军事上考量的结果,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在京城正式称帝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连夜逃跑。

李自成的失败,与他的个性有很大关系。史料记载,他是一位喜欢亲临一线的帝王,许多重大战役都可以在现场看到他的身影。即便建立大顺国,为了一座边城山海关,他也要亲自坐镇一线。

李自成不辞辛劳地指挥具体作战的同时,也丧失掌控全局的机会,更丧失了组织建设的大好时机。他没有委托重要文臣管理后方,牛金星、宋献策还有李岩等随军行动,后方都是见风使舵和才能不高的明朝士大夫,这给集团留下无穷隐患。

无数占领的地盘,由于疏于经营管理,并没有转化成李自成的根据地。善战而不善治,军心民心不得,给李自成的前途蒙上一层阴影。占据京城的几十天,李自成做的几件事,对自己相当不利。

处理与明朝士大夫的关系

李自成称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大顺政权强大而迅速地运转起来。他在西安,大封百官,这种利益分配方式,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并未让“大顺”这部机器良好地运转并走上正轨。因为这些机器上的“零件”不合格,他们的文化素养、行政能力都不能让世人满意。

到了京城,李自成一改西安时的作风,并没有急于给明朝士大夫封官进爵。这群明末投降派,经常被人指责为无耻没节操,他们背叛明朝投降大顺,又叛顺投清,朝三暮四,寡廉鲜耻,确实该骂。

投降的士大夫,人数众多,达两三千人之多。他们写信给李自成表忠心,等候大顺政权的调遣与安排。但是,李自成并不买账,将递上来的降表一把火给烧了。

此外,李自成在语言与行为上,对这群人也百般羞辱。他手下的将领也有样学样,对明朝许多士大夫拳打脚踢甚至直接开杀。

不管气节如何,这些投降派,是当时文化素质最高的一群人,李自成如果好好加以吸收利用,也不至于天怒人怨,最后一败涂地。

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李自成刚刚创业时,为了开拓市场,争取民心,喊出各种响亮口号,比如,路过河南时就制造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从口号来看,李自成看上去爱民如子,但并未兑现。即便到了京城,口号依旧一纸空文。

对待富人,李自成采取的手段,近乎于直接剥夺。他颁布《掠金令》,美其名曰追赃,实际上就是对别人的敲诈勒索。宫廷的金银财宝,被其劫掠一空。对普通民众,则选择性地放任和严刑重典。

李自成和他手下,曾遭受过明朝的盘剥,创业后,为了解决自身经济问题,在某些地区征收苛捐杂税的力度,丝毫不亚于明朝。李自成进京后,既不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反而扰民。

末日的狂欢,享乐盛行

一个底层民众突然发达了,难免会有点自我膨胀,喝花酒、找姘头、住豪宅……李自成们就是如此。进入京城后,李自成将明朝大臣的豪宅分给手下。

这些人食髓知味,胃口也越来越大,先杀豪宅的旧主,再霸占其妻妾与钱财。接下来,各种“糖衣炮弹”,来者不拒,出行都是前呼后拥,喝酒吃饭都有专门的表演团。李自成就不用说了,网罗美女,以充实自己的后宫。

给崇祯办后事

与其他亡国之君相比,崇祯没有向阿斗那样成俘虏,没有向汉献帝那样被迫禅让,没有向秦二世那样被人玩弄于鼓掌……崇祯的死,可谓他一生的高光时刻——君王死社稷。

崇祯死后,他故事还在继续。李自成进京后,到处找他,找了几天,终于在煤山找到崇祯的遗体,但对这位已故君王的处理,李自成并没有给出应有的尊重,而是草率埋葬。

处理与吴三桂的关系

吴三桂掌控着明军的精锐——关宁铁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海关大战前,李自成、吴三桂以及关外满清集团曾进行了多次针锋相对的斗争。

李自成对待吴三桂的态度,在招抚与征讨之间举棋不定。就在他徘徊之时,满清对吴三桂“暗送秋波”,给出各种优惠条件。这个李自成,又管不住自己的手下,结果还把人家陈圆圆给办了。

面对国仇家恨,以及利益盘算,吴三桂最终选择投靠满清。李自成没办法,只好带兵进攻山海关。对阵强大的吴三桂和八旗联军,李自成输得没脾气,至此之后,一蹶不振。

秋媚说:李自成在京城的“考试”,彻头彻尾的不及格,该做的事没做,比如约法三章、休养生息;不该做的事,却做得游刃有余。如此本末倒置,岂能坐稳皇位,还不如学习慕容复,带着几个小孩子过家家算了。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