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优雅的暗示“我很有品味”?

原标题:如何优雅的暗示“我很有品味”?

而在最懂生活的宋代文人眼里,焚香,是必不可少的“四艺”之一。在李清照现存的诗词中,就有四分之一和焚香有关。

可见,焚香这件事,绝对是品味的象征。

宋代香事👇

▲《听琴图》 宋 赵佶

▲《竹涧焚香图》 南宋 佚名

但焚香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

同样是焚香,方式不一样,你体现出的专业程度和品味高低也是不同的。

如果拿线香直接点燃,就落了下乘。

线香,大约出现在元代,因为使用方便,到明清时期已经成为用香的主流,尤其是在宗教活动中,更是处于垄断地位。

线香的制作👇

▲《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

线香的使用👇

▲《梦楼抚琴图》清 王肇基

但像焚香这种文化活动,讲究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仪式感,而很多时候,仪式感就约等于使用的复杂程度。

线香的快捷方便,大大推动了香文化的普及,让焚香这件事更加大众化、平民化。但同时也让它缺失了一份仪式感。

于是,在很多爱香、玩香的文人雅士眼里,线香就是俗不可耐的快餐文化。

时人往往以香几架炉,直贴画轴。日插线香,致画常烧孔,而炉钉香桩拔之难尽。其俗气入于膏盲,不可医也。

比线香更高级一点的方式,是篆香,也叫印香。

使用时需要先在香炉里均匀地铺上一层香灰,把干燥的香粉铺在上面压印成连绵不断的图案,然后点燃一端,香粉就会按照图案燃烧殆尽。

因为图案往往形似篆书,所以得名篆香。

篆香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本来是一种计时工具,后来由于文人阶层的参与,变成了一种富含雅趣的用香方式,在唐宋时期广泛流行。

▲《印香图谱》中的香篆样式

篆香的复杂程度仪式感是有了,也能让文人雅士们通过图案设计来发挥才情,但还是有个缺点:香料燃烧带来的烟火燥气。

能克服这个缺点的,也就只有最高端的用香方式——隔火熏香。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不直接点燃香料,而是用隔火片把香料和炭火隔离开,只通过余温慢慢熏烤出香气。

▲《老子玩琴图》 明 佚名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01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

02在木炭上放一层传热隔火的薄片

03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用余温“熏”烤

这种方法既能消除烟气,又让香味的散发更加舒缓自然,真正做到了“取香不取烟”。自隋唐时期出现之后,就迅速成为香文化的最高标准,并在宋代之后广泛流行开来。

问题是,要怎么才能让人知道,你的香道品味已经进阶到最高标准的隔火熏香了呢?每来一位客人都焚上一炉香,让人家亲眼看一下吗?

不用那么刻意,宝哥哥给你支个招:只要在房间里摆上一套炉瓶三事,懂的人自然懂。

▲白玉炉、瓶、盒三式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炉瓶三事”,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固定的香具组合,包含了隔火熏香需要用到的几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炉瓶三事的全称应该是炉、瓶、盒三事,包括“香炉”“箸瓶”和“香盒”,一共三件。

▲《十八学士图》 南宋 刘松年(伪款)

其中香盒的作用是防止香料的精油挥发,香气走散。

箸瓶则用来放置理香的工具——香箸和香铲。

▲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花瓶 故宫博物院藏

香箸主要用来夹取木炭和香料(香粉除外),香铲则被用于规整香灰。

根据明代《长物志》记载,香箸和香铲的材质,多用铜器,其中紫铜最好,白铜也可用,忌用金银。

炉瓶三事的组合在宋代时已经出现雏形。

宋人经常将香炉与小巧精致的香盒一起摆放在香几、书案上。

▲《秋窗读易图》 南宋 刘松年

当时插花艺术已经相当普及,因而颇具生活情趣的宋代文人们往往还会在香炉旁摆一只花瓶,瓶中根据季节插一些时令花草,组成固定的香炉+香盒+插花的组合。

宋代插花作品👇

▲《花篮图》 南宋 李嵩

到了元朝,原本用来插花的花瓶摇身一变,成了收纳香铲、香箸的香具,真正的炉瓶三事香具组合终于形成。

▲《听琴图》 元 佚名

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香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明人的厅堂、卧室、书斋、庭院,甚至是外出郊游,都少不了用来熏香的炉瓶三事。

▲《玩古图》 明 杜瑾

▲《香山九老图》 明 周臣

▲《金瓶梅插图》 清 佚名

受到宋代香道+花艺组合的影响,明清时期炉瓶三事旁也经常会出现插着四时花卉的花瓶。熏香沁人、鲜花盛放,别有雅趣。

▲《春闺倦读图》 清 冷枚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清 郎世宁

▲《红楼梦图册》 清 孙温

从宋代到明代,炉瓶三事的组合形式虽然稍有变化,但材质上基本都是铜或瓷,走的是朴实实用风。

但时间来到清代之后,极致奢华风开始萌芽,从精美艳丽的景泰蓝,到巧夺天工的白玉雕(有的甚至还镶嵌宝石),都能被用来制作炉瓶三事。

▲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事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了,像这种材质的摆一套在家里,表示的就不仅仅是“我很有品味”了,而是开门见山的告诉大家“我不仅有品味,还有钱”!

更多内容,请关注“baokuchina”

本文为“宝库”原创,转载请私信“baokuservice”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