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人对音乐的奥妙知多少?
我们对古代常有这样一种刻板偏见:不论是社会还是科学,都是从低级/初级向高级发展。所以从前的人们生产力低下,科学、医学等方面都不发达,思想落后。
可是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
自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引进了西洋音乐以后,中国现在的音乐体系几乎都是西洋式的。从前人们用的乐谱是减字谱、工尺谱,现在几乎都是五线谱或简谱,再提起工尺谱来,除了专门学音乐的人之外,知道的人非常少,能懂得的人更少。乐器方面更不用说,西洋的钢琴、提琴、管乐类在学生的学习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
再看乐队方面,西洋管弦乐队的演出很明显要比民乐队多得多,就连一些古装影视剧的配乐,往往也采用了西洋乐器或管弦乐队演奏,民乐器多数情况下只作为色彩乐器少量地使用。
而唱歌方面,几乎是流行歌曲一统天下。而流行歌曲的伴奏,多数都是电声乐队。
民乐不景气,所以我们也会觉得,古代的音乐肯定会单调得多,而且人们的音乐理论和水平是在历史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所以古人的音乐理论和水平也要低得多。
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的确不够发达,这是一个事实。就拿乐谱来说,多少年来,中国古代音乐没有发展出能完整、准确地记下音乐的音高、时值、节奏等的记谱法,更不用说记录乐队的总谱。但根据这些并不能以思维定势认定中国古代的音乐很落后,中国古代并不能参悟出音乐的奥妙。
《史记》卷二十四是当时的音乐理论集成。在司马迁的时代,人们已认识到,音乐产生于人心。人心对事物的感受产生出音乐。心中悲伤,产生的音乐也悲伤;心中喜乐,产生的音乐也喜乐;心中发怒,产生的音乐也充满怒气,等等。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六中也专门谈论过音乐。他总结道,古代唱歌唱得好的人,非常懂得”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道理。音乐的和谐产生于人的内心,听了音乐或是演奏时手舞足蹈,只是外在的表现而已。后代演奏音乐的人,虽然在形式上比古人更加完备,但内心不够充实。后代的乐师们的志向只是符合节奏和声律的规范罢了。
沈括之后总结那些”懂音乐”的古人在音乐上的特点:古代的乐师,都通晓天下的志向,所以感受到人和事物的特征/情感,这种情感先引起内心的共鸣,之后形成音乐,之后再表现出来。所以音乐有情志,声音有感情,这样就能感人至深,而不只是依靠乐器。
无论是司马迁还是沈括,他们都已认识到(总结出),音乐不只是玩乐器和用嗓子唱,而是对世间的人和事有着敏锐的感知力,能感受到人间发生的人和事的情绪/情感,从而在内心形成音乐,然后再演奏或表现出来。这样的音乐和歌声才能打动人。所以乐师不只是依靠乐器和嗓子。
人们常说,工夫在自己的专业以外。如,写字的,工夫在字外,唱歌的,工夫在练嗓子以外,等等。因为世间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独立成章的,都是相互有关联的。就像要过河,但没有桥。如果只在两岸之间拉根绳,在正常情况下,想沿绳过去是不大可能的。但若把许多绳子拉在两岸间,再用绳子在拉展的多根绳子间交织起来,形成网状,再拉上扶手,人再过去时就容易多了。
俗语说,学艺之前先学礼。同理,学音乐时,不应当只是关注在乐器、乐谱、练声等方面,还要关注人世间的人情变化和冷暖,以及人的情感,这样才能感受到音乐本身的情感。
音乐是在时间中进行的音响的艺术,演奏过,音乐就结束了。虽然现代有录音技术可以将音乐录制并保存下来,但它仍是在时间中进行的音响艺术。从前,为了把音乐保存下来并流传,就需要记谱。
音乐既然是音响艺术,实际的音响会体现出一定的情感来。当记到纸上成为乐谱后,它就像标本一样,虽然看起来还有完整的信息,但却失去了情感–生命力;就像一条鱼,先前是活的,之后被冷冻起来,或晒干。虽然看起来仍是一条鱼,但却没有了生命力。
而好的演奏/演唱者仿佛是魔术师,他们根据自己的音乐感知力,拿到乐谱后,根据乐谱上的一些标记和提示,能合理地在演奏/演唱时,还原出音乐的情感来,从而能打动听众。
而还原出音乐的情感,最基本的手段是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情绪(积极的/消极的)、技巧(跳跃的音/连贯的音)。而实际上在演奏时,或许每个音、每个乐句的力度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于是,一条被冷冻或风干的鱼,在这些”魔术师”的手里,奇迹般地又恢复了生命,重新鲜活起来。
有些学音乐的人,只在自己的专业里下工夫,别的不过问,认为那些没用。如,有些学声乐的,只在练声和练习曲上下工夫,既不学钢琴,更不听器乐曲,也不学和声等知识。结果,可能练出了好嗓子,但却”不会唱歌”。
现实中这种例子太多了。有人有好嗓子,但唱歌时掌握不住歌曲的速度、力度,该快的唱慢,该慢的唱快;该强的唱弱,该弱的唱强。就算这些基本技术能掌握,但又非常死板,一首歌从头到尾没有多少力度上变化,更不用说表现出歌曲的情感来。
还有的弹钢琴的人,拿到乐谱,有些难度的都能弹奏出来。但一离开乐谱,基本就不会弹了;甚至拿到一页只有主旋律的简谱,完全就无从下手。
还有人即使这些技术方面都没问题,但演奏/演唱的音乐只是看着乐谱,通过乐器/嗓子把乐谱上的音符变成了音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情感。
所以,司马迁和沈括都已认识到,音乐是人先感受到人和事的情绪,之后在内心形成音乐的情感,而后才能形成外在的音乐。不论是音乐的创作,还是演奏/演唱,无不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感动人,而不只是依靠乐器/嗓子。
同时,沈括也批评了当时的乐师们,虽然在乐器的性能上、乐队的编制上、乐器的演奏技术上、嗓子的发音上比古代的乐师更先进,但他们追求合乎节奏、乐律上的规范,唯独缺少了情感的感知力的表现。
记得有位作曲家说过,如果要选两个歌手来录音,其中一个情感的感知力很强大,但演唱的技能上有缺陷;另一个演唱技术非常好,但情感的感知力不太好,该用哪个?
作曲家说应该用那个情感感知力好的。因为技能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指导和练习来提高,但情感的感知力是一个人综合的乐感的体现,很多时候不是靠训练就能改进的,它需要很多音乐之外的丰富的个人阅历、对人和事的感知能力。
人和人在单纯的技能上并没有太大差别–除非真的能力过于低下。一件乐器,每天练习八小时,两年后都会有收获。只不过要达到同样的演奏能力,有些能力强的人可能五年就能达到,而能力差的可能八到十年也能达到。所以纯技能方面只要努力都能达到。
但为什么不是所有学音乐的人都能成理论家、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
这个问题,汉代的司马迁和宋代的沈括早已回答过了。
而且,他们只是把自己对音乐方面的总结,或是参考了前人的资料而记在了书上。焉知古代还有多少人也能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却没有记在书上流传下来?
———
本文为江渚小阁原创,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