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上的战乱期何其多,为啥只有一个“战国”?细数它的特殊之处
人类文明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而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更是出现了多个比较集中的战争时期,特别是在那些大一统王朝的末年崩溃阶段。这些时期,经常会出现多个相对独立的政权间攻伐不断的局面,但只有春秋之后、秦统一全国之前这个区间,被后世以“战国”命名;其他的,则用政权对峙的格局来描绘,比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
顾名思义,战国的独特标签与战争挂钩,但战争的频繁度只是外在表现,并不能够成其独特性,更深层次的几大内核才是支撑这一名称的更主要因素。
封建历史上空前、几乎绝后的军队与战争规模
在战国之前,甚至春秋末期,最大的诸侯国如晋、楚的兵力,也不过在四千乘上下。所谓“乘”,就是一辆战车;如果按照每车10人来计算的话,这两大强国的常备军队规模也就四五万左右。比如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虽是关系到晋楚两国争霸局面的决定性战役,双方的兵力合计还不到八万人。
而在战国时期,单个诸侯国“带甲百万”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如公元前333年苏秦游说六国时总结的:最大的楚国“地方六千馀里,带甲百万”;齐国“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甚至仅临淄一城,就可以组织兵员21万人;战国初期霸主魏国的兵力组成更详细:“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即共70万;即使三晋中兵力最弱小的韩国,也是“带甲数十万”。
那么,抱着鼓动六国合纵为目的的苏秦,是不是对各国兵力进行了夸大?那我们看看他的对手张仪的说法。
公元前311年,张仪在推动楚国与秦国连横时,曾表示秦国“虎贲之士百馀万”;而对于楚国的实力,他的说辞是“凡天下彊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也就是两国势均力敌;即使弱小的韩国,为了对其威胁打压,张仪对其兵力的估算也是“悉之不过三十万”。可见,之前苏秦所言并没多大水分。
当然,最能说明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的,莫过于秦、赵长平之战。赵国由于全军覆没,其参战兵力很清晰:约45万;而白起能够将赵括包饺子,秦军规模起码不会比对方少,加上其后秦昭襄王补充壮丁阻截赵国后勤队伍,这时其总兵力应超过60万人。
人类文明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而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更是出现了多个比较集中的战争时期,特别是在那些大一统王朝的末年崩溃阶段。这些时期,经常会出现多个相对独立的政权间攻伐不断的局面,但只有春秋之后、秦统一全国之前这个区间,被后世以“战国”命名;其他的,则用政权对峙的格局来描绘,比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
顾名思义,战国的独特标签与战争挂钩,但战争的频繁度只是外在表现,并不能够成其独特性,更深层次的几大内核才是支撑这一名称的更主要因素。
封建历史上空前、几乎绝后的军队与战争规模
在战国之前,甚至春秋末期,最大的诸侯国如晋、楚的兵力,也不过在四千乘上下。所谓“乘”,就是一辆战车;如果按照每车10人来计算的话,这两大强国的常备军队规模也就四五万左右。比如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虽是关系到晋楚两国争霸局面的决定性战役,双方的兵力合计还不到八万人。
而在战国时期,单个诸侯国“带甲百万”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如公元前333年苏秦游说六国时总结的:最大的楚国“地方六千馀里,带甲百万”;齐国“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甚至仅临淄一城,就可以组织兵员21万人;战国初期霸主魏国的兵力组成更详细:“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即共70万;即使三晋中兵力最弱小的韩国,也是“带甲数十万”。
那么,抱着鼓动六国合纵为目的的苏秦,是不是对各国兵力进行了夸大?那我们看看他的对手张仪的说法。
公元前311年,张仪在推动楚国与秦国连横时,曾表示秦国“虎贲之士百馀万”;而对于楚国的实力,他的说辞是“凡天下彊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也就是两国势均力敌;即使弱小的韩国,为了对其威胁打压,张仪对其兵力的估算也是“悉之不过三十万”。可见,之前苏秦所言并没多大水分。
当然,最能说明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的,莫过于秦、赵长平之战。赵国由于全军覆没,其参战兵力很清晰:约45万;而白起能够将赵括包饺子,秦军规模起码不会比对方少,加上其后秦昭襄王补充壮丁阻截赵国后勤队伍,这时其总兵力应超过60万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