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对赵光义评价不高,但为什么说,赵光义实际上是个明君

原标题:历史上对赵光义评价不高,但为什么说,赵光义实际上是个明君

赵光义在历史上的名声是不怎么好的。宋初的许多疑案,都与赵光义有关。宋初的许多对后世产生不利影响的政策方向,也都与赵光义有关。

比如,赵匡胤的死亡原因,赵光义是脱不了干系的,历史上普遍认为,赵光义谋杀他哥哥赵匡胤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比如,赵匡胤两个儿子和一个弟弟的死,都与赵光义有关,似乎赵光义为了确保皇位稳定,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弟弟。

比如,宋朝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实现中国的大一统,与赵光义战略战术选择失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赵光义不猜防武将,不轻率冒进,宋朝可能已经像唐朝、汉朝那样,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了。

比如,宋朝实行的重文抑武政策,是造成宋朝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

(赵光义画像)

总之,在历史评价中,赵光义是遭到否定很多的人物。那么,赵光义作为一个皇帝,真的有这么差劲吗?

我认为,这种评价是比较片面的。赵光义作为宋初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不但不算太差劲,反而是一个明君。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否定赵光义的那几件事,看看是不是应该由赵光义来负责任。

关于赵匡胤的去世。究竟赵匡胤是赵光义杀的,还是赵匡胤喝酒太多得了什么心血管疾病暴死,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但不管怎么说,到目前为止,所有认为赵光义杀掉赵匡胤的说法,都是猜测,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按照无罪推论,没有证据,就不能说赵光义干了这件事。

关于赵匡胤两个儿子和一个弟弟的死。这件事与赵光义确实有关系,但赵光义却并没有下来杀他们,也没有下毒害死他们。赵匡胤二儿子赵德昭是自杀的,赵匡胤弟弟赵廷美是郁郁而终的,赵匡胤四儿子赵德芳是睡梦中死掉了,赵光义并没有赐给过他什么食物,也没有派杀手对付他。总之,这几个人的死,不能怪罪在赵光义身上。

关于燕云十六州。赵光义确实打了败仗,他战略战术选择,确实有问题。但是从主观上讲,赵光义是希望收回这些州的,是主张统一,而不是苟安的。

这一点,他甚至比赵匡胤的历史贡献还大。因为赵匡胤一直不敢打燕云十六州。本来柴荣最初打的就是这里,但赵匡胤上台后,改变策略,先打南方。打完南方以后,他也没有继续打北方。是他觉得时机不到,还是不敢打,这个很难说。

(赵匡胤画像)

关于重文抑武。赵光义确实实施了重文抑武的政策,但赵光义本意上也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只不过是方针政策选择不同的问题。而且,也不能说宋朝的军事不行。如果真不行,为什么宋朝还能够延续三百年的时间呢?就算南宋偏居南方,也还坚持了一个半世纪。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历史上对赵光义定的罪,都是有待商榷的。

事实上,赵光义作为一个第二代君王,其功绩也算是不小的,在各方面作为上,也不失为一个明君。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赵光义确保了朝廷的稳定。

不管赵光义是夺权也好,是正当继承皇位也好,总之,这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问题。李世民采用的玄武门政变也是政治手段,显然比赵光义的手段更残酷。

最为关键的是,赵光义在夺权当上皇帝以后,并没有引起任何政治风波,没有任何人有任何过激的政治行动。这一点,显然说明赵光义的政治手段是相当高明的。

能够把各方摆平,能够让国内保持平安,能够让老百姓安宁稳定,这不就是政治手段的最高境界吗?

(王安石画像)

二、赵光义给老百姓带来了幸福。

赵光义采用的重文抑武政策,看起来给后世造成了积贫积弱。但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宋朝实际上是比较富裕的,老百姓的生活是比较富足的。当年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实际上不是国家贫困,而是政府贫困。王安石想通过变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受到司马光这样守旧的知识分子的攻击,就是王安石这样做,是“与民争利”。这个“与民争利”,历来就是被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

赵光义的重文抑武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尽量少地把钱投资在军队建设上。那么,尽管国家可能面临被挨打的危险,但是老百姓的负担因此变得很轻。

还有一点,赵光义提倡文化建设,这使得宋朝变成了古代社会文化的高峰,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功绩。

三、赵光义找到了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好方式。

赵光义没有拿下燕云十六州,然后他就调整了政策,没有继续打下去,而是寻求与北方的和解。这种并不穷兵黩武的做法,是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好办法。这样给南北两方面造成的损失都是很小的。

赵光义的这个政策,在他儿子的手上延续了下去,也使得此后宋朝“百年不知兵”,这样的太平盛世的形成,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评价赵光义是个明君,其实并不夸张。

(参考资料:《宋史》《宋实录》等)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