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尊孔到抑孔,孔子嫡系的衍圣公一脉,是如何走下神坛的?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王朝总是不断在更迭,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会伴随着一场腥风血雨,前朝统治者和前朝旧臣的家族也基本难逃厄运。可不管朝代怎么更迭,有一个家族却始终备受着尊崇,历代君王登基后,都会优先将其家族高高奉起。它就是孔子所在的孔氏一族。
自从儒家学说被立为正统之后,孔老夫子的地位也稳步提升,并最终从三千门徒发展成为天下儒生之师。而孔子所在的孔氏一族也备受尊崇,其嫡系子孙一脉在宋朝更是被封为衍圣公。而近些年来,衍圣公一脉却饱受诟病,被认为“吃里扒外”,有损孔子圣人之名。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孔子
衍圣公一脉由来
宋仁宗时期,一个名叫祖无择的太常博士突然上书给了宋仁宗:“
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
。
也就是说,祖无择他认为唐朝时期孔子被追封为“文宣王”,然后后面一直任由“文宣王”的谥号被他子孙后辈继承,这是不合适的,对孔子而言有失尊崇,所以皇帝你应该下令将“文宣公”归还给孔子,重新给他后辈一个称号。
宋仁宗听完也觉得挺有道理的,于是将当时的孔宗愿,也即孔子第45代孙封为了衍圣公,并允许后辈世袭,就这样,当时的孔府也就成了衍圣公府。而衍圣公这个职位呢,在宋朝虽然只有八品的职权,但因其文化号召力极强,所以含金量也十足。
金军
衍圣公两宗并立,南宗弃庙南逃,北宗降金
北宋末年,金军兴兵南下,攻打北宋都城,刚卸任不久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两父子被抓个正着。得知金军已经攻破北宋后,康王赵构吓得屁滚尿流,顺江而下逃到了杭州,建立了南宋。而当时的远在山东曲阜的当代衍圣公孔端友,在国家危难之际,也打着追随天子的口号,带了一批人背负着孔子雕像,狼狈的逃到了南方。为了和后面的北宗区分开来,孔端友这一脉成为了南宗。
为了稳住人心,刚覆灭北宋的金军,扶持了一个名为刘豫的人,建立了伪齐政权。为了拉拢士大夫阶层的心思,刘豫意欲将孔端友的侄子孔璠立为衍圣公,孔璠从之,就此成为了北宗衍圣公,衍圣公也就此分为南北两宗。可过了一段时间,金军统治者发现拥立伪帝根本就多此一举,于是就将伪齐给废除了,建立了金国,自己当上了皇帝。
也毫无反抗的从伪齐的衍圣公过渡到了金国的衍圣公,北宗衍圣公也存留百年多。
忽必烈
归降蒙古
蒙古军占领中原后,当时的北宗衍圣公孔元措跟随金军迁往了汴京。出于和金军同样的想法,占领曲阜后,他也不甘寂寞的拉了个孔元用作为蒙古衍圣公。这下,随着金元宋的三方相持,衍圣公一下就有了三个。
等到蒙古剿灭金后,北宗衍圣公孔元措又被蒙古军给带了回来,于是其继续被封为北宗衍圣公,与南宗对立,而之前的蒙古衍圣公则被封为曲阜县令。
也许是因为这些年的经历实在是荒唐,还没等到南宋灭亡,北宗孔元措人就没了。在这个民族危亡之秋,自西汉开始享受了数百年尊崇的孔子后辈不仅没有大义为先,以身报国。而且为了当上北宗衍圣公,开始互相揭露亲族老底,向蒙古人谄媚至极,并言辞犀利的指控族人血脉不正,从而导致当时的衍圣公一换再换。
而眼见这一幕大型闹剧现场,忽必烈也是笑的说出了“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
南宋灭亡后,南宗衍圣公孔沫也被寻回,衍圣公终于合三为一。原本忽必烈想让他成为当代衍圣公,可孔沫却推辞给了曲阜后人。而他这个推辞,大概也是衍圣公一脉最后的倔强了。
清朝衍圣公
清来降清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为了保住城中百姓,崇祯帝选择自缢于煤山,明朝就此灭亡。同年十月,顺治帝在北京登基,正是统一中原大地。
为了讨顺治帝的欢心,崇祯帝所封的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植第二天就上书给顺治帝,以儒家正统的身份向其称臣。并且大肆吹捧这位满清君主,说什么山河日月同辉、国祚永存,反正顺治帝听了是十分开心。而顺治帝欣喜之下,也让他继续从大明的最后一任衍圣公当成了大清的首位衍圣公。
并且为了让其做表率,衍圣公在清朝更是官居一品,甚至可以见皇帝不用跪拜,可以在御花园跑马。
孔府
?如果出身卑微,最后被迫归降估计也无人说什么。大概也就是因为此前的衍圣公一直都享受着国家带来的好处,结果等到国家甚至民族危亡之际,它只需要改换一下门庭,就躲过了一劫。可在他们改换门庭之时,气节却丢的一干二净,为孔圣人抹了不少黑,甚至被给以了“七十二家奴,二十五朝贰臣”的恶劣评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