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怎样?清朝试过一次,代价太大

原标题:“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怎样?清朝试过一次,代价太大

《东周列国志》里记载的“华元蹬床劫子反”说的就是这段故事。第二天,楚军信守承诺开始撤军,相应的,华元作为和约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个故事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最早由来。去年大火的电视剧《庆余年》中,范闲出访北齐时举着庆国军旗,脸上毫无惧色,招摇过市,也正是因为懂得“不斩来使”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1950年签订生效的战争条约《日内瓦公约》中也有一条规定,大意是当世界各国交战时,对俘虏、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和一些特殊群体给予了人道主义的保护。其中还特别指出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这实则是这条约定的现代演化。

这个古老的礼节一直保留至今,说明它具有一定的道义和法理意义,那么两国交战,为什么不能斩来使呢?斩了会如何?清朝的教训给了我们答案。1860年(咸丰十年)对于清朝来说是内外交困的一年,南有太平天国起义,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迫不得已派出怡亲王载垣前去与英法公使谈判。

9月17日,英法特使和中方全权大臣会见进行最后敲定,中方拒绝英法特使向咸丰帝面呈女王书信,因为外国使者觐见只行西方礼仪,习惯了三跪九叩的咸丰帝感觉没有受到尊重。结果自然就是不欢而散,使团中文翻译巴夏礼领着一票人拂袖而去,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14日咸丰帝就已经下旨,要把这些人关押在通州,不到战争结束绝不会放回。

《东周列国志》里记载的“华元蹬床劫子反”说的就是这段故事。第二天,楚军信守承诺开始撤军,相应的,华元作为和约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个故事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最早由来。去年大火的电视剧《庆余年》中,范闲出访北齐时举着庆国军旗,脸上毫无惧色,招摇过市,也正是因为懂得“不斩来使”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1950年签订生效的战争条约《日内瓦公约》中也有一条规定,大意是当世界各国交战时,对俘虏、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和一些特殊群体给予了人道主义的保护。其中还特别指出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这实则是这条约定的现代演化。

这个古老的礼节一直保留至今,说明它具有一定的道义和法理意义,那么两国交战,为什么不能斩来使呢?斩了会如何?清朝的教训给了我们答案。1860年(咸丰十年)对于清朝来说是内外交困的一年,南有太平天国起义,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迫不得已派出怡亲王载垣前去与英法公使谈判。

9月17日,英法特使和中方全权大臣会见进行最后敲定,中方拒绝英法特使向咸丰帝面呈女王书信,因为外国使者觐见只行西方礼仪,习惯了三跪九叩的咸丰帝感觉没有受到尊重。结果自然就是不欢而散,使团中文翻译巴夏礼领着一票人拂袖而去,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14日咸丰帝就已经下旨,要把这些人关押在通州,不到战争结束绝不会放回。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