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析三千多种水稻品种基因序列,中国科学家揭秘植物免疫机制
植物免疫机制图示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如何与病原菌共存的同时,维持一定的繁殖力?实际上,植物自带了一套聪明的防卫体系,破解这一体系也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密码。
研究团队工作照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说,中国的作物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常年发生,年均发病面积在1.2-1.5亿亩,发病稻田产量损失15%-30%。中国农田大量投入使用的农药占约全世界35%的农药使用量,使用农药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尽管大量使用农药,每年中国仍然因病虫害损失粮食至少1600万吨,相当于3亿人一年的口粮。
因此,“有效控制水稻病害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有力举措。”何祖华说,作物育种学家和病理学家长期致力于选育广谱持久的水稻抗病品种,但高抗的水稻品种往往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导致产量降低,即以牺牲生长发育为代价换取抗病性。
那如何在水稻抗病的同时不影响其产量性状,维持好植物抗病与生长发育的平衡?此外,面对病原菌的不断进化,如何让植物的免疫屏障有效抵御不同病原菌的反复进攻?
植物免疫机制图示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如何与病原菌共存的同时,维持一定的繁殖力?实际上,植物自带了一套聪明的防卫体系,破解这一体系也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密码。
研究团队工作照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说,中国的作物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常年发生,年均发病面积在1.2-1.5亿亩,发病稻田产量损失15%-30%。中国农田大量投入使用的农药占约全世界35%的农药使用量,使用农药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尽管大量使用农药,每年中国仍然因病虫害损失粮食至少1600万吨,相当于3亿人一年的口粮。
因此,“有效控制水稻病害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有力举措。”何祖华说,作物育种学家和病理学家长期致力于选育广谱持久的水稻抗病品种,但高抗的水稻品种往往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导致产量降低,即以牺牲生长发育为代价换取抗病性。
那如何在水稻抗病的同时不影响其产量性状,维持好植物抗病与生长发育的平衡?此外,面对病原菌的不断进化,如何让植物的免疫屏障有效抵御不同病原菌的反复进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