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西和:匆赴战场留下未完日 记牺牲前用身体做机枪架

原标题:任西和:匆赴战场留下未完日 记牺牲前用身体做机枪架

烈士遗物。

王春婕为参观者讲述烈士生前的故事。

位于辽宁沈阳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黄继光、邱少云等123位特级、一级战斗英雄,以及7批716位韩方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

7年前,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落叶归根,从那时起,王春婕和这些归国烈士开始有了长达7年的隔空“对话”,她和她的同事也成为别人眼中“离烈士最近的人”。

逝去的英魂荣归故土安息,并不是终点。长年被掩埋在异国尘土下的烈士遗物,70年后被挖掘出来,它们曾在战场上与主人一起经历过什么?还有王春婕这样一群“守陵人”在追溯着。

716份归国烈士随身遗物,鞋子占最大比重

皮带碎片、带弹孔的水壶、半个鞋底、一枚纽扣……从韩国发掘归国的大量烈士遗物都是诸如此类的微小物件,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着烈士生前的情景。

王春婕是守陵人,也是掸去历史尘埃的拂尘者。

“我们不仅想展示每一位棺椁的主人是谁,更重要的是把他生前的战斗故事,生前感人的点滴讲述给所有来参观、纪念他的人。”王春婕说。带着这样的执念,一个个被战事蒙上尘埃,静卧异国70年的历史细节变得清晰起来。

在整理韩方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物中,陵园的工作人员发现一样物品占据了很大比重——鞋子。7年间回归的716份烈士遗物中,几乎都包含鞋子,同一名烈士有时会有好几双鞋出土,尽管一些鞋子经过了70年的掩埋,已变成锈迹斑斑的胶鞋底,甚至只剩下了扭曲的碎片。

为什么是鞋子最多?带着这样的疑问,王春婕和同事走访了多位志愿军老战士,才知道由于跋山涉水导致鞋子受潮磨损,不少战士有在背包中预备多双鞋的习惯。

已收集24枚在韩志愿军烈士印章,规格大小不一

协助寻找亲人的烈士家属、收集更多烈士的照片,完善纪念馆对历史的还原度,也是陵园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重要内容。

如果发现印章等可以确认主人身份的物品,这对王春婕来说,是“非常惊喜”的一件事,这意味着这些归国无名烈士,有望从无名变有名。

陵园工作人员在整理中发现,7年间716位烈士遗骸收集到的所有印章仅有24枚,并且规格并不统一。例如,第七批归国的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中,可以确认身份的丁祖喜、林水实和马世贤烈士,就是通过随身携带的印章比对成功的。

“这应该只是个人携带的物品,并且有印章的烈士大部分也有钢笔,我们推断出,当时从事文书类工作的志愿军战士有随身携带印章和钢笔的习惯。”王春婕说。

遗物背后的故事

走访家属 方知烈士未完的日记

“1953年6月11日,天气阴……”

这是任西和烈士的日记本中最后一句。写下这句话后他就匆忙奔赴战场,那时那刻他想记录的内容已无人知晓。

据资料记载,那场战役中任西和用肉身做机枪架,半站半跪,扛起90斤重的机关枪,肩头被滚烫的枪身烙出了血油,三天后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为了更好还原烈士生前状态,王春婕和同事的工作也延伸到了其他地方珍藏的抗美援朝烈士遗物。任西和烈士的日记本目前珍藏在烈士家属家中,匆忙赶赴战场以至于日记没写完的瞬间,是王春婕和同事们通过走访烈士家属获得的。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位于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中,唯有三件展品不是出土于战场,而是从国内征集来的。

去年10月24日,也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9周年纪念日当天,在得知烈士冉绪碧的侄子家中还留存着他的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后,带着将这三件珍贵物品征集到烈士陵园的期望,王春婕和同事辗转来到位于湖北大山深处,找到烈士亲属冉方章。

一听说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来了,冉方章从挖红薯的地里跑着来迎接,专门换上最正式的衣服与他们合影,王春婕至今回忆起这个场景仍能感动到掉眼泪。当问及冉方章是否舍得将家里三代人宝贝了几十年的东西捐到陵园时,他的回答非常朴实,“沈阳烈士陵园是我叔叔安葬的地方,也是离我叔叔最近的地方,我希望把这三件东西放在这里,有你们在,我放心。”

追溯生前轨迹 遗物上每个细节都是历史线索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更多的是无法确认主人身份的遗物,陵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查资料比对,还原这些物品在70年前的真实用途。

除此之外,陵园工作人员还派专人对每一件烈士生前的衣服量尺,判断衣服的质地,并通过烈士生前使用过的钢笔笔尖商标,来判断钢笔产地以及出产日期,便于追溯他们生前轨迹。

在战场上掩埋数十年,长年累月面临着雨水、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侵蚀,如此多的烈士遗物,时隔多年,如何分辨出哪些遗物是哪位烈士的呢?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细节都是线索。这些碎片都是还原历史的一块块拼图。”王春婕说。在展示柜里,一本笔记本,上面写着“为全人类解放、永久幸福生活,将我全部精力甚至性命贡献给全人类,以实现伟大的理想”。一面腐烂到看不出形状的镜子,经过和相似遗物比对才确认身份。

南都记者从陵园了解到,每位在韩志愿军烈士棺桲与随身遗物,到达沈阳烈士陵园后,陵园都会给这些遗骸遗物拍整体照,并挨个登记、量尺。如果随身遗物里有类似印章等特殊珍贵物件,工作人员还会对印在纸上的图样进行拍照留存,工作全程通过视频记录,将遗骸附随的近7000件遗物同步形成电子版档案。

守陵人

一群与烈士没有血缘的“亲人”

在陵园松柏下有许多空墓穴,这里每天都会摆上一束新鲜的菊花,用以纪念诸多无名烈士。7年前的3月28日上午,对王春婕是刻骨铭心的一天。当天上午9点半,搭乘着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棺椁的飞机,从韩国仁川机场降落到沈阳桃仙机场。当载着烈士遗骸的车还在开往陵园的路上时,王春婕就早早从办公室出发,一路小跑到陵园外的马路上等着,她与要迎接的烈士并不认识,却抱着亲人、长辈归来的心情盼着。

在下沉式广场四周,有一面138块黑色花岗岩组成的“烈士英名墙”,以纪念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197653名烈士,这份烈士名单来自于2014年民政部和军队整理核实的数据,除去重名,现有174407个姓名按照姓氏笔画排列、镌刻在烈士英名墙上。

听了太多志愿军的故事,这些年王春婕和烈士陵园同事时刻被感动着,和烈士家属沟通时,经常还是止不住眼泪。据介绍,许多老志愿军及烈士家属已经把这里当做精神家园,不知道祭拜的人安葬在哪里,就到英名墙下抚摸下亲人、战友的名字,就好像他们已经回来了。

“前两天你儿子来看你了”“你的家人生活得很好,放心”。在陵园,王春婕时常会跟烈士英名墙和烈士纪念馆的烈士们“聊家常”。整理资料的时候,王春婕也结识了许多烈士家属,共同寻找亲人的纽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更像没有血缘的亲人。

今年9月底第七批在韩烈士遗骸回国,王春婕和同事提前做起了准备。疫情期间,为确保密闭地宫内的安全,他们每天在棺椁的临时存放处消毒杀菌,并且将地宫内的温湿度维持在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40%-60%。

除了每年的几次定期检查,遵循“入土为安”的民间习俗,地宫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轻易打开。当天迎接到烈士遗骸后,王春婕和同事进到地宫内,把第七批棺椁安置在1225个棺位之中的第600号到716号。在确认今年9月刚归国的丁祖喜、林水实和马世贤三位烈士身份时,王春婕和同事来到烈士英名墙前,找到他们的名字,一遍遍地擦拭着。

“期待英名墙上更多志愿军烈士回来。”王春婕对南都记者说。关于陵园未来是否有能力容纳更多归国烈士遗骸,据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宇透露,二期工程建设正在规划中,目前地宫可容纳1225个棺椁位,将来棺椁位会扩建至1万个左右。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潘珊菊 实习生 李文隽 发自辽宁沈阳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