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文化添彩小康 广州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原标题: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文化添彩小康 广州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众猛士一身任重,天塌下绝不惊恐,猛士在履险地,更有威风……”11月7日晚,粤剧《杨门女将》选段在广州塔精彩上演。从7月25日至12月26日,“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逢周六晚在广州塔上演,演出面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能够在广州塔上免费听高品质粤剧,太幸福了!”市民何生表示。

实现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州全力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范例城市,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添彩高水平小康精神文化生活。

日前,一场粤剧“快闪”在广州荔湾区永庆坊精彩上演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摄

最红色: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流尽最后一滴血,也无惧敌众我寡……7月1日,大型红色题材木偶剧《游曦》在广州起义纪念馆上演,全剧将近80个不同种类的木偶悉数登场,演绎广州起义中游曦带领女兵班拼死守卫天字码头的动人历史。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广州深挖辖内红色旅游资源,探索更多“讲好红色故事”形式。截至目前,广州基本形成了以4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2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30个广州党员教育基地和7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骨干的广州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其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去年至今共开讲“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1142场,上演了227场“红色展演”,接待学员达9万余人,吸引了近百万观众入场参观。

依托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广州的红色文艺创作精品频出,如舞剧《醒·狮》荣获“文华奖提名奖”,西河大鼓书《大营救》荣获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原创话剧《林则徐》、芭蕾舞剧《浩然铁军》、粤剧4K高清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等一批红色作品涌现。

最岭南:为传统留下根 为非遗打开窗

细腻精致的广绣、古朴自然的饼印、五彩斑斓的珐琅……周末的广州非遗街区内,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10月18日,广州非遗街区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成为游人品味广州百年老街市井气息、体验岭南文化艺术魅力的“新窗口”。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敏表示,非遗街区作为一个展示窗口,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广绣推给广大游客,同时广绣汉服等文创产品的销售又反哺广绣工艺精品的创作。

今年七夕期间,广州举办的乞巧节吸引了不少民间工艺斗“巧”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近年在岭南文化传播与继承方面有许多新举措和新成效,历史悠久的传统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岭南之窗”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项目通过广州1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出、粤剧展演、非遗文创“潮墟”等,打造永不落幕的岭南文化艺术节;省“三馆合一”项目在白鹅潭开工建设;沙面、恩宁路、北京路等6大历史文化片区改造完成;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创建;“乞巧节”“波罗诞”“广府庙会”“盘古王诞”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让市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度不断增强等。

广州近年还持续擦亮“海丝文化”品牌,牵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用数字化手段、前沿视觉技术对海丝文化遗产再挖掘、再演绎和再传播,将文物带至国外巡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

最创新:新兴技术加持 文化产业蓬勃

三天决战跌宕起伏,八大战队各显神通……11月8日,《梦幻西游》手游武神坛巅峰赛总决赛在广州落下帷幕。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在广州持续迸发活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创新”是广州的城市基因。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网易、唯品会等8家广州本土互联网企业入选2019年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游戏产业总营收占全国三成以上,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等四大动漫系列入选全国动漫十大品牌;网络直播行业,虎牙、YY在相应领域占据榜首;电竞产业以“广州速度”在快速形成规模化发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测,随着5G、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利用、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新基建”加快实施等因素利好推动下,广州文化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1700亿元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提升到7.08%。

最惠民:丰富文化供给 满足多元需求

11月6日,“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青海、陕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七个省区的100余件(套)精品文物与广州市民群众相见。酷爱看展的崔小姐表示:“能够在家门口免费看到这么多地方的珍贵文物,十分方便,也让人十分惊喜。”

广州大剧院

近年来,广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走在全国前列,构建起华南地区最完备的重大文化设施体系。截至今年3月,广州市每6.2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人拥有1.49册图书;全市博物馆与纪念馆数量从2005年的35个发展到64个,增长40%;广州大剧院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每年上演各类知名作品、演出近 400 场,先后成功引进《剧院魅影》《阿依达》等世界经典剧目。市民群众“触手可及”高品位文化生活,文化消费潜力被持续释放,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一级作家梁凤莲表示,近年来广州文化建设、文化惠民成效卓著,一方面广州处理好城市开发与文化保护间的促进关系,为城市发展带来强劲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大幅提升了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高水平小康精神文化生活添彩。

编辑:智羊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