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纸上到餐桌——“消失的月饼”重现羊城
提起中国人每年最重视的传统节日,
除了春节便是中秋了。
中秋不仅意味着月圆天朗,
更寄托了人们对亲友的思念,
对团圆的追求。
也正是因为对花好月圆的渴望,
这个节日添增了许多仪式感,
赏月、品月饼,
更成了中秋当天的重要习俗。
听故事
I
吃月饼
共赏月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琼台玩月 清乾隆三年
马远《月下把杯图》南宋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成化二十二年制
明朝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里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中秋”一词早在《周礼》便有出现,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宋代已隆重地当作一个节令来过,“吃月饼”、“送月饼”的举动在明清两代更是蔚然成风。
广式月饼的“中西结合”
如今的广式月饼已经“中西结合”,既有西方点心的作法,又结合了广式月饼的特色,不变的是皮薄馅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过去被视为经典的传统味道却只停留在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了。用料几许,火候几何等等,也仅留在几张薄薄的配方单上。如何让消失的中秋味道从纸上回到餐桌,就要从“消失的月饼”复原说起。
饼单上出现的经典月饼名字
不 明
知 月
天 几
上 时
宫 有
阙 而
把
今 酒
夕 问
是 青
何 天
年 看
了 的
广州博物馆研究人员和中国大酒店的厨师团队,联手破解饼单上的“秘密”。查阅、咨询、选料、揉面、发面、压模、反复烘烤……每步看似简单的工序在不断地实验、否定、再实验的过程中被改良,历时数月,经过复原和创新的西施醉月、凤凰肉月、腊肠肉月、烧鸡肉月和中豆蓉月五款经典月饼终于从纸上回到餐桌。
滑动查看月饼的诞生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为了让“消失的月饼”更具文化内涵,月饼礼盒的外包装设计理念来自广州博物馆的馆藏二级文物“清黑漆描金开窗庭院人物图缝纫盒”。这件缝纫盒采用了广东著名的黑漆描金技法制成,盒面在单色漆地上加描金色花纹工艺,两种工艺的结合使器物更富有华丽质感,不仅观赏效果极具美感,还可以用作器物收纳。
外销缝纫盒到月饼礼盒的创新转型
“消失的月饼”将是继“消失的名菜”之后,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在守护和弘扬本土饮食文化和美食基因方面的又一力作,让我们期待更多“消失的____”系列重回大众视野。
其实那些古老而美好的食物从来没有消失过,它们只待更多的发掘、恢复与重塑。
关于我们
ABOUT US
扫码获取更多
FOLLOW US
购票及预约信息
TICKET INFOMATION
视频 | 王博文
撰文 | 朱嘉明
编辑 | 邓允善
审校 | 刘颖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