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下梅村出发,晋商精神洋溢万里茶路
一条始于十八世纪末、繁荣两个半世纪的贩茶国际商业古通道,随着山西晚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大型采访活动的启动,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
之前,在脑海中,“万里茶路”仅仅是个历史名词。
2020年9月8日至29日,21天的沿途跋山涉水、5000余公里的探寻和采访,作为一名媒体亲历者,切实体会到“万里茶路”是数百年来晋商的艰辛经商奋斗史,是晋商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通过精明的分析捕捉到的一条艰辛的创业奋斗之路。
晋商遗存令人震撼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探寻晋商印迹是采访团的“重头戏”。二三百年间所有与晋商贩茶有关的线索,都成为采访的目标。
当年,晋商凭借其吃苦耐劳、开拓进取、诚实守信、善于经营的精神,创下了辉煌业绩,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为主体的“晋商精神”随之凝聚而成。
作为晋商万里茶道起点的福建武夷山下梅村,留存着无数曾经晋商的印迹。当地收藏家魏水才就有太行崖柏木壶、核桃木制茶箱、茶叶罐等数百件藏品,都是从当地晋商后人手中寻找来的。
一杆长约1.8米的红木秤,配一块5公斤、雕刻精美的青古秤砣,秤杆上刻“常盛记茶庄”。当年晋商来收茶时,会定制一杆秤留给茶农。每年开春收茶,均使用这杆秤称重。这杆公平秤,更是茶商和茶农相互信任的良心秤。
魏水才还收集了从归化、张家口、祁县等地邮寄的十几封晋商家书。一封封薄薄的家书,内容却沉闷得令人压抑。“今于月十二日晚,忽叛兵土匪同时起事,焚烧抢掠数日夜官署,被时皆无准备钱当而行未,被害者十之二,幸而轻等号中未遭此险,连日询问咱村在京之人……”魏水才收藏的这封家书,讲述了贩茶晋商在外遭遇叛兵土匪抢掠动魄惊魂后,向家里“报平安”。可以想象,二三百年前形成的“万里茶路”,时局动荡,兵荒马乱,背井离乡的晋商靠船、马拉,驴驮、骆驼背将茶货运至万里之外的他乡异国,吸风饮露是家常便饭,饱经风霜司空见惯。
不畏恶劣自然环境,不惧前途艰险的晋商,以坚韧的毅力和勇气甚至生命来改变自身和家族的命运。
9月13日上午,采访团在闽赣两省交界处分水关的茶田里,看到距低矮的“闽赣古驿道孤魂祠”不远处,孤立着一通砂石岩所刻石碑。
“孤魂总祭”!从斑驳石碑上依稀辨认出竖刻四个字,令每个站在碑前的人感到震撼!
这通刻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石碑,为“童松祥、童顺祥”所立。作为交通要道、军事要塞的分水关,也是驿道、商道,弯曲山路是晋商贩茶必经之路。“孤魂总祭”碑附近山高路窄,崎岖陡峭。路边茂密丛生的野草带有毒性,行人沾上就会浮肿。杂乱的草丛中,毒蛇出没侵扰,屡屡伤人,重则毙命。
数百年来,因自然、战争等困素,常年身处异乡的晋商在运茶途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水土不服,精疲力竭,染上疾病,曝尸荒郊野外,无人收殓。
据晋商相关史料记载,榆次常家九世至十三世共396名男子,其中39人“卒与外”或“外出失记”。
童氏两兄弟在分水关上建孤魂祠,竖“孤魂总祭”碑,让客死他乡的孤独亡灵得以安慰。“孤魂总祭”碑是晋商万里茶道上第一处血泪碑,见证了茶道开拓者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拼搏的历史。从侧面印证了晋商开辟万里茶路付出的代价是高昂惨痛的。
常年行走在万里茶路上的晋商,将自己付出的艰辛物化留在了茶路沿途,随着一件件残存的遗物、一座座保留完整的建筑遗迹出现在眼前,以往停留在平面上的晋商形象在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江西铅山石塘镇古韵尽失的山西晋商会馆、河口镇的山陕会馆石门楣,汉口的保寿硚、汉正街已消失的原本国内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山陕会馆“旅汉山陕西会馆界碑”,晋商捐款“叁千柒百壹拾贰串九百文”修建的襄阳大堤、山陕会馆,赊店古镇的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山陕会馆,洛阳的潞泽会馆、山陕会馆……“以义制利,家国天下”的晋商无疑创造了历史商业传奇!
晋商后人异乡思家乡
由于常年外出办茶,晋商有家难归,于是在当地成家生儿育女。上世纪50年代前后,随着晋商纷纷返乡,从此亲人相隔两地,音信全无。
在湖南临湘,一位晋商后裔名叫王永憶,她手中至今还保留着生身父母张益恭夫妇留下的100多封家书。
王永憶的祖父张稷,清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山西榆次南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22岁的张稷随同晋商来到临湘,先后在临湘聂家市、羊楼司和湖北蒲圻(今赤壁)羊楼洞等地,与人合伙创办了“天顺长”茶庄。在张稷竭力经营下,“天顺长”一直经营到20世纪50年代。1959年,90岁的张稷长眠于羊楼司单家山。
1938年,张稷将三子张益恭从老家召至临湘羊楼司,接管“天顺长”茶业。1952年,将“天顺长”茶业办得风生水起的张益恭返回山西榆次,临行前忍痛将出生仅20天的王永憶送给羊楼司尖山街上的木匠王贵云收养,取名王永憶,意在永远怀念张、王两家这一血脉情谊。
1982年,张益恭多方打听和投寄书信,通过王贵云联系到了自己的女儿王永憶。2018年,96岁的张益恭在家乡病逝。而王永憶珍藏的100多封泪渍斑驳的家书,记述了山西榆次和湖南临湘,张、王两家半个多世纪的亲缘情分。
68岁的王永憶可谓幸运。而其他晋商后裔却被难以如愿的思乡之情所煎熬!
66岁的张富元生于湖南安化,内心却始终挂念着山西亲人。9月16日,老人手里拿着两份仅存的书信和一个写着“聚兴顺记”的布制茶包袋,向采访团讲述:他不到半岁时,父亲便返回家乡山西。66年来,他只有通过为数不多的照片和部分书信对父亲有所感知。当年,“聚兴顺记”在安化开分号,其父任掌柜,专做安化黑茶生意。据资料记载,民国时期的安化县还有茶行茶商417家,其中晋商茶号有近百家。其中的玉通永就是太原东浦村张氏创办。
54岁的张晋湘是玉通永第19代传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其祖父张紫宸来到安化,一直生活到1946年才离开。从张晋湘的名字可看出张氏家族与山西的情缘。2016年,他注册了“玉通永”品牌,开了自己的茶行。随着年纪的增长,“认祖归宗”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日趋强烈。然而,他与父亲分别到山西多次,寻亲却始终未有结果。“其实,只是想知道老家在哪里,爷爷去世后葬在哪里,给他的坟头上炷香,磕几个响头,告诉他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不用挂念。”张晋湘有个想法:“作为晋商后人,我一定要把老祖宗的宝贝传出去,把我们的老字号传承下来。”
“万里茶路”有一批“超级粉丝”
9月17日,在安化县江南镇,采访团见到80岁的伍湘安。2009年,这位安化县茶叶协会首任会长卸任后,卖掉县城的房子,建起一座家庭式黑茶文化展示馆。馆内许多藏品与晋商有关:祁县德和茶号竹篓包装的“老中青”各个年代的天尖茶;德和迪记茶行专用官茶篓,茶篓上“魁泰”茶号为晋商茶号;清嘉庆年间晋商制茶的工具……在老人的带领下,在江南镇还看到了晋商王氏“宏毅茶栈”遗址。
伍湘安向山西晚报记者不断讲述着晋商与安化黑茶的渊源,对“诚实守信,义取四方”“商以致富,诚以为民,信以为天下,忠以为国”的晋商精神非常赞赏。
9月23日,采访团到达湖北省襄阳市,采访开始于一场主题为“南船北马襄阳地东连西接晋乡情”的座谈会。
在21天的采访途中,共举行过4场有一定规模的研讨座谈会。参加者既有专门考证万里茶路的学者专家,也有许多痴情万里茶路研究的草根学者。
79岁的李治和是襄阳五中特级教师,他在座谈会上向采访团展示了自己手绘的“万里茶道”示意图,显示了晋鄂两地情深。
在研究晋商万里茶路历史的群体中,还有许多“超级粉丝”:为探寻茶路历史,自费一路追随采访团前行。
9月8日,采访团驱车从太原出发,奔赴万里茶路起点——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
在晋城西服务区,一位名叫李王鹏的晋城小伙儿为采访团准备了“特别的午餐”——晋城特色的“水席”,并以饸饹面为主食,给采访团奉上一份家乡的念想。
“远行无轻载,山西人出门会想念面食,觉得吃面食才能饱。”两个月前,他听到“越野一族”介绍万里茶路的事情。得知采访团出发,李王鹏提前一天便与服务区餐厅取得联系,给采访团准备热食、热水。
想知道山西人与茶的关系,更想知道晋商鼻祖们如何择茶的李王鹏,驾车与采访团一同前往武夷山,以便更深刻地领悟“晋商精神”的精髓。
9月13日,作为“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活动研讨会专家之一,武夷学院副教授赵鹏升“意外”地出现在采访团走访的武夷山分水关现场,还由闽入赣随着采访团一路到达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
2006年,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赵鹏升被“点醒”:“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万里茶路是从武夷山开始的,尤其是年轻人,更是知之甚少。”
从此,他开始关注与万里茶路有关的信息。他说:“想听听来自晋商故里专家们的讲述。”原本只打算在分水关稍做停留,可听了专家们现场讲解后,他干脆加入采访车队,一路跟着到了江西境内的石塘镇。
离别时,他面露遗憾:“真想和你们一起走完万里茶路。”
永远让人感念的晋商
“永远感恩山西人,没有山西人,就没有今天的万里茶路,更不会有我们这个家族的辉煌。”9月11日,面对前来邹家采访的山西记者,清代茶商邹英章第29代孙媳杨女士在有299年历史的老宅——祖上当年接待晋商常万达、乔致庸的地方接待来客。
面对“邹家祖训:喝茶不能收费”的牌子,杨女士说,邹家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做生意要讲诚信,常怀感恩之心。因邹家与晋商的渊源,她对来自山西的客人格外热情,她感慨道:“托祖宗的福,我们能在这里喝茶”。
“万里茶道是晋商造就的辉煌,祁县乔家、渠家在赤壁建有规模较大的茶厂,控制着羊楼洞的茶叶生产,‘红茶帮’‘河茶帮’均以晋商为主,在赤壁留下许多宝贵的遗迹,为当地茶文化发展做出很大贡献。”9月18日晚,在湖北省赤壁市宣传部举行的座谈会上,当地茶文化专家冯晓光有感而发,时至今日,在当年晋商曾经活跃的贩茶重镇,依然对被当地人称为“西商”“西客”的晋商内心充满真挚感激之情。
年长日久,晋商与当地民众情深谊厚,并影响着当地的民间文化生活。
9月19日下午,在湖南省临湘市聂市老街,远远听到欢快的锣鼓声。在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同德源茶庄”前,一群身着红衣白裤的男女尽情地敲打着锣鼓,列队欢迎山西客人。侧耳细听,演奏曲调有山西锣鼓之韵。
原来,演奏曲目是临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市十样锦”,是当年民间艺人与山西、江西等地的茶商、茶工合编的一套吹打音乐。
当年在聂市的晋商有200多人,多为太原、太谷、临汾人,在聂市晋商的茶行有“聚隆”“大川”“大涌玉”“天顺长”“悦来德”等20余家。
“明清时期,聂市本地人将茶房、茶庄租借给晋商,由当地人负责茶叶采摘、制作,而晋商负责茶叶技术传播及销售。”提起当年晋湘两地情谊,83岁的何培金娓娓道来:“晋商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不仅诚实守信,还热心公益,经常捐款建桥修路。”
晋商的善举也得到回报。当年聂市当地人曾筹钱买下一座荒山,专为包括晋商在内的外地商人设置墓地。墓地设立“三不原则”:不准在山上放牧;不准砍伐树木;不准安葬本地人。
时隔境迁,在抗日战争中这座墓地虽被侵占,却依旧是见证晋湘两地情谊的“老证人”。
“感谢晋商当年给河南洛阳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财富。”9月24日,在洛阳潞泽会馆前,洛阳民俗文化博物馆老馆长王支援开门见山一席话,虽说的是洛阳,但也道出了万里茶路沿线城市共同表达的心声。
二三百年后,还让人念念不忘、赞不绝口,这或许就是对晋商的最大褒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