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 | 《扶贫志》有声连载:我可以在薛家村战斗了

原标题:书海拾贝 | 《扶贫志》有声连载:我可以在薛家村战斗了

play

大家好,我是子语,欢迎收听《书海拾贝》有声连载栏目。3月17日和大家分享了卢一萍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扶贫志》节选篇章“老兵永不死”第二期,讲述了王新法在来薛家村之前,从转业到蒙冤,到恢复清白之躯的不凡经历。他在拿到补发的工资,并补办了退休手续后,决定去干一件大事。2013年4月,王新法从湘西北考察回来,他萌生了要在这里做两件事的想法。于是,他从石家庄来到了薛家村,王新法初到村里,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接着往下聆听。

共读第3天 第3期

老兵永不死3

石家庄市公安局党委宣布补发王新法工资、补办退休手续5天后,也即2013年8月25日一大早,曾德美陪着他,乘高铁赶往长沙,没有停留,直接乘车到了石门,然后包了一辆车体斑驳的面包车,在夜色中颠簸着来到了有“湘西北屋脊”之称的壶瓶山。

曾德美安排王新法在村民家住下来。晨曦初露,公鸡啼鸣,习惯早起的村民看着这个穿着迷彩服、有点秃顶的陌生人,用普通话热情地向他问好,还以为是谁家来了远亲。

第二天,曾德美又让王新法住到她二哥曾德义一套闲置的老房子里。屋后是田地、青山,屋前坎下是通往下河和六塔山的公路,公路下则是渫溪。王新法把老屋东头转角处的一间卧室以军人开设指挥所的速度,很快打扫、整理成了办公室兼卧室,然后说:“我可以在薛家村战斗了。”

王新法住下来后,开始了解薛家村的情况。薛家村属于石门县南北镇管辖,与安家村合并而成,是湖南最为偏远的村寨之一。南北镇一街跨两省,湖北、湖南各一半。六塔山是村中最高峰。全村300余户近千人。村里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小孩。30岁以上的未婚男性41人,因贫离异22户。王新法带着一把柴刀,砍开杂草、荆棘,把薛家村的每片田地、每条溪流、每片林地、每道峡谷、每个岩洞、每道山梁都探索了一遍。当地人没有去过的地方,王新法都去了,比如很少有人进到底的“硝洞”,少有人迹的、海拔1190米的六塔山巅。

六塔山让王新法特别震撼。它山形独特,直指青天。站在山顶,天地辽阔,群山环护。向北望,是贺龙元帅当年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的旧址——贺家台;东面是贺龙元帅堂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贺锦斋壮烈牺牲的苍茫群山;西为卧在东山峰下的湘鄂边重镇南北镇;向南望去,则是山势陡峭险恶的剪刀峡。

1931年9月10日,湘军一部袭击了贺家台,营长盛联雄率部突围,且战且退,退至剪刀峡后,68名红军官兵深陷绝境,誓死不降,跳下悬崖。

这悲壮的一幕发生时,薛家村村民张腊姐正好看到,她最后只发现了幸存者王玉国,但他伤势过重,最后也牺牲了。天黑之后,张腊姐和几位乡亲偷偷掩埋了部分烈士,其余遗骸则一直散落在悬崖之下。中共澧县县委副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李光文,在薛家村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也在当日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一个 8 岁,一个 11岁,最后同遭杀害。也就是说,有71位烈士牺牲在了薛家村的土地上。王新法对着剪刀峡说:“六塔山是个多好的地方啊,我要让你们安息在这里!”

薛家村的村民开始并不知道王新法是干什么的,以为他是一个要来薛家村搞开发、做生意的“老板”,发现他要在这里扶贫后,很多人不理解:你远在石家庄,又不是官,到这里扶什么贫?但王新法只管做事。他很快发现,扶贫不扶志的话,扶贫是没有希望的。他的设想是,先把桥修好,路修好,然后做旅游。他提出了“三色”旅游的概念:一是红色旅游,再是绿色生态,还有一个是挖掘土家族的文化本色,做到“红色旅游兴村,绿色茶业富村,本色治理立村”。他认为,要让一个贫穷的地方脱贫致富,还得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他说,自己的家乡自己建,我宁可扶竹竿,我不扶井绳。竹竿你一扶就能立起;井绳你拎起来,一松手,又摊成一堆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之后,王新法为自己制订了4个“三年计划”:2013—2015年,全面规划,摆脱贫困;2016—2018年,稳定发展,步入小康;2019—2021年,加大积累,富民强村;2022—2024年,回报祖国,感恩社会。这些,在他71岁之前完成,他觉得是没问题的。

王新法先成立了薛家村共同富裕合作社,主要经营当地的茶叶;同时成立工程队,改善薛家村基础设施;并以六塔山项目为突破口,开发薛家村的“三色”旅游资源。六塔山项目他已有了成熟的想法,除了建烈士陵园和村民公墓,他还要建一个军人墓地,在打造红色旅游基地的同时,推进薛家村殡葬改革。不久,他给村支“两委”交了一份更详细的 《薛家村旅游发展方案》,提出修建苏维埃红军烈士纪念塔;筹资修建3条公路;筹建旅游集散中心、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重点打造六塔山山河圆、喊泉、彭家古墓群等景点。

上交方案后,2014年农历春节,王新法回到石家庄,组建了“与民共富”军人团队,到处寻找、拜访志同道合的战友,邀请他们加入他的团队。

当过兵的人,很多都有一种随时愿意为国分忧的情怀,谢淼、徐书真、解明芳、刘大毛、任振平、王力华、边海平、李金海、杨松恒等退役、转业军人答应加入,曾德美退休后,则以军人家属的名义,成为其中一员……

这个团队由现役、退役、军人家属和社会成员四类人组成,开始只有7个人,后来发展到了140余人。

有了这个团队,王新法更有信心了。元宵节还没过,他就回到了薛家村。同时还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助手:表弟杨连合,表侄杨钰泽。回到薛家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曾德义家的堂屋打扫出来,设立了“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指挥部。

薛家村的人一看这个架势就晓得,这个“王总”一过完年,就要大干一场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新法带领薛家村的村民们干了哪些实事?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我们下期节目为您一一讲述。

好了,今天的共读分享就到这里了,我在星城长沙陪您一起读书,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卢一萍,1972年生,四川南江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2016年退役。已出版长篇小说《白山》《激情王国》《我的绝代佳人》,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等二十余部。作品曾获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往期回顾:

书海拾贝 | 《扶贫志》有声连载:从第一座桥到第六座桥

书海拾贝丨《扶贫志》有声连载:我,王新法!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3/18/9105031.html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