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辣」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食物里!

原标题:中国的「辣」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食物里!

到了清末,中国已经形成了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四大食辣中心。

徐珂《清稗类钞》中明确指出「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恰与今天的俗语 「云南人不辣怕,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相吻合。

具体而言,云南人爱吃「煳辣」,喜欢将辣椒用油炸煳后食用,透出香辣口感;贵州人喜欢「酸辣」,在辣中还要掺酸味;湖南人崇尚「纯辣」,无须其他辅料,讲求辣得彻底;四川人讲究「麻辣」,在辣椒中还要加入花椒,使之更为香醇。四大食辣中心,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这四大食辣中心的形成背后有着深刻的自然条件因素。

若将《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年日照时数图》《一月平均气温图》等与几大食辣区域相比对,便可发现四大长江中上游食辣区恰与年低于100千卡的热量区、年1800小时以内的日照区及冬季湿润区相重合。

可见,国人食辣的原动力在于辣椒的驱寒御湿功能。不过,食辣一旦形成习惯与传统,便滋生出了它的社会文化意义。

时至今天,中国的食辣人口与日俱增, 在传统四大辛辣中心的基础上,自西向东形成了新的三大辛辣圈。

包括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南部的长江中上游为重辛辣圈;东至朝鲜半岛,包括北京、山东、山西、陕甘宁大部直到青海、新疆的微辣圈;还有东南沿海的淡辣圈。

辛辣圈催生出了身份上的认同。张起钧《烹调原理》中说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自己在家乡不敢吃辣,哪怕菜中有一点辣,便整盘不敢吃。可来到湖南后,不到半年,便和当地人一样对辣椒大朵颐了。

长江中上游重辛辣圈的人,如果看到吃饭强调不放辣椒的人,一定会认为此人来自外地,甚至会产生排外心理。

反之,在其他地区,如果在烧烤摊、火锅店中看到吩咐多放辣椒的客人,我们往往不由自主地认为此人来自湖南、四川等地。

更有人从「多放辣椒」这句话中,他乡遇故知,在异地找到同乡,产生相互帮扶的友谊。

同理,「不放辣椒」或「少放辣椒」也成了其他地区的标。「放不放辣」的东西分别与「咸还是甜」的南北差异一同成了区域身份认同的重要指标。

在身份认同之上的,更有辛辣食物衍生出的文化意义。周作人有一篇《吃青椒》谈辣:

「五味中只有辣并非必要,可是我所最喜欢的却正是辣。……至于辣火,这名字多么惊人,也实在能够表示出他的德性来,火一般的烧灼你一下,不惯的人觉得这味觉已经进了痛的区域了。而且辣的花样也很繁多,容易辨得出来,不像别的那么简单,例如生姜辣得和平,青椒很凶猛,胡椒芥末往鼻子里去,青椒则冲向喉咙,而且辣得顽固,不是一会儿就过去,却尽在那里辣着,辣火的嘉名原该是他独占的。」

辣椒刺激性的味道与火红色的形象被人们赋予了性格意义,说人有胆量、有魄力,豪爽、热情叫「泼辣」。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性格张扬,说话尖锐,做事胆大,被称为「凤辣子」。

湖南人性格豪爽,巾帼不让须眉,人们就把湖南姑娘叫「辣妹子」。毛泽东和埃德加·斯诺说「不吃辣椒不革命」,将辣椒与火热的革命精神联系在一起,都是由辛辣食物衍生出的性格论。

在性格论之外,辛辣食物还滋生出了文化审美上的风格。我们把艺术品表现出的刚劲犀利之风,叫「老辣」,如宋代刘克庄评赵戣的歌行「悲愤慷慨,苦硬老辣」。言辞老练,举重若轻,更兼一针见血,便是「老辣」,钟敬文回忆鲁迅「态度从容,虽不露笑脸,却自然可亲,不像他老人家手写的文章那样老辣」。文辞尖锐,有战斗性,便叫「辛辣」「火辣」「热辣」,常是讽刺性文章追求的境界。

回到前面知堂老人说的话,五味里辣味原非必要,可在中正平和的大环境下,若缺了这种辛辣的文化品格,不免让我们觉得有种「万马齐喑」之感。吃吃辣椒,泼辣一回,老辣一点,让平和的身心获得一些刺激,不也是生活中的趣味吗?

本文节选自知中ZHICHINA

018特集 《关于火锅的一切!》

撰文 | 刘天宇

图片来源自网络

👇 双十一 · 知中福利 👇

点击下图(或链接)有惊喜

C O N T A C T

也可通过「京东app」优惠获取知中特集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