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立业,委员风采】程小玲:40年坚守,唱响紫阳民歌

原标题:【建功立业,委员风采】程小玲:40年坚守,唱响紫阳民歌

程小玲,是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者, 政协紫阳县第十二届委员会文化艺术界委员。从80年代初参加工作开始,她只坚持做了一件事——把紫阳民歌唱好。这是她的初心,也是她的使命。近40年来,她将自己对文艺事业的热爱,化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动力,坚持以优秀的作品服务基层、服务民众,为紫阳民歌文化的普及、传承、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程小玲坚持恪守“勤”和“苦”二字。除了日常勤奋刻苦地基本功训练以外,送文化下乡是文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剧团常年在全县各个村镇巡回演出。记得80年代初到各县区宣传《土地管理法》,随随便便坐车都是好几个小时,程小玲晕车严重,实在坐不了车内,就坐在拉道具的敞篷车车厢里,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寒风肆虐,下车时她感到全身冻得僵硬,一身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似的疼痛,但是稍作休息马上就得上场演出。

对待每一场演出,程小玲都很用心。不管观众人数多少,不管天晴下雨、严寒酷暑,在台上演员们都是一个态度。遇到下雨天淋得人瑟瑟发抖,遇到大热天太阳晒得人头晕眼花,但是只要演出开始,演员们立马就投入到工作状态,化妆候场准备。有一年冬天,剧团到东木乡演出汉剧《王二嫁嫂》,舞台搭好以后漫天飘起了大朵的雪花,演员们穿的都比较单薄,程小玲站在舞台上嘴巴一张开大朵的雪花直往嗓子眼里钻,寒风把声音压在喉咙里出不来,她忍着喉咙干涩的痛,沙哑着把歌曲唱了下来。十多年后说起那场演出,剧团参与演出的成员至今热泪盈眶。排练舞台实景剧《茶山情》的时候,从省上请的老师来指导,一次下场的时候,程小玲踩空从舞台上摔下来,腰椎受伤,一个周走路都困难,但是想到外面请来的师傅时间有限,自己又是主角,她让同事扶着一瘸一拐天天坚持去排练,导演当场竖起拇指夸奖紫阳文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工作再苦再累程小玲始终都无怨无悔,家人们也理解她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最苦的时候是80年代初她刚生完小孩那几年,老人经常陪着她带着孩子一起四处奔波。至今程小玲还清楚地记得,孩子两个多月的时候接到安康地区小品大赛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带着母亲抱着孩子奔赴安康参加比赛,另外一次参加安康地区声乐大赛也是抱着吃奶的孩子一起参加。比赛名次程小玲已经忘记,但是为了事业不顾一切的那股劲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她和家人的记忆中。那几年她还经常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到偏远的山区里演出,有时候正在台下给孩子喂奶,候场的通知一来,她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马上跑向舞台。

风雨兼程40年,程小玲一直奋斗在文艺事业的前线。她主演了汉剧《红蛛女》《金鳞记》《杀庙》和民歌剧《王二嫁嫂》《这山望到那山高》《茶山情》等。因为她能准确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演生动逼真,塑造了许多深入百姓内心的艺术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茶山情》荣获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优秀奖,《清风送廉》获安康市廉政文化汇演一等奖。她个人先后参加了安康市民歌大赛、陕西省声乐和青年歌手大赛、陕西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陕西省民歌民乐大赛、陕南民歌大赛都取得优异成绩。

普及、推广紫阳民歌文化一直是她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多年以来,她坚持做好紫阳民歌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教唱普及紫阳民歌100多首,2000余人学会了紫阳民歌。自2014年开始,每年到我县的贫困村参加“文化惠民.扶贫扶智”助力脱贫攻坚文化演出共计达200余场次,向农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倡导文明新风,有力地支持了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到北京、深圳、西安、榆林、延安等地演唱紫阳民歌,推介紫阳文化,宣传紫阳富硒食品,提升紫阳知名度,用文化魅力催生经济活力,推进紫阳文旅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她先后担任各种角色百多个,参加各种演出逾千场,为打造紫阳民歌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紫阳民歌品牌的主要代言人之一。

十几年来,由于用嗓过度声带严重损伤,程小玲声带小结、咽炎非常严重,大声说话都难受,大声唱歌更是困难。医生多次劝程小玲放弃演出,程小玲不甘心从此放下自己心爱的事业,四处求医问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治疗和保养,她至今依然还能活跃在舞台上,还能为传唱紫阳民歌做点贡献。程小玲感慨的说:“感谢老天爷对我的眷顾,让我能够40年始终如一的坚守一份热爱,我虽然算不上德艺双馨,但我们作为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兢兢业业的工作,将我们毕生所学,将紫阳民歌以及紫阳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来源: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 茶乡紫阳党旗红

辑:江

审核:吴成刚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