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从“无马”到“实蕃”—— 海南小马“哒哒哒”

原标题:琼崖从“无马”到“实蕃”—— 海南小马“哒哒哒”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南渡江上的司马坡、府城的洗马桥、三亚的马岭村、陵水椰林镇的安马洋、琼海长坡镇的马俑村……如今,在海南各个市县,都存在着许多以马命名的地方,但民间却几乎见不到马的踪迹。这诸多与马相关的地名从何而来呢?

在古代,马是人类的伙伴、战友,生产、运输、战争都离不开它。伯乐相马、千里走单骑、秦琼卖马……中国多少传奇故事围绕马来讲述,那海南古代是否有马?海南与马又有着怎样的渊源?翻开历史的书页,关于海南马的零碎文字记载,与留传下来的地名相互印证,碰撞出“哒哒哒”的历史回声。

史志中的海南“马”纪录

海南没有马的说法自古有之,最早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海南“亡马与虎,民有五畜。”这里的五畜为“牛、羊、豕、鸡、犬”,唯独没有马,唐代至清代,许多史志都沿用了这个说法,《旧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遣使自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ー千里,略以为珠崖、儋耳郡。民种禾稻、纯麻,女子蚕织。无马与虎,有牛、羊、豕、鸡、犬。”到了明代的正德《琼台志》,依然保留有“亡马与虎”的说法。

今天儋州有白马井,民间传说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因将军的白马用蹄刨沙涌出清泉而得名。1961年,郭沫若游览考察白马井,《白马井港》的诗序中写道:传说伏波将军来此时,有白马蹴地得泉,凿井因名“白马”。此望文生训之说耳,实则白马即是伏波,古无轻唇音,伏读如白,波马音亦相近。由此古音,可断定伏波将军确曾前来儋耳。唯不知系路伏波还是马伏波。

但马援本人是否真的来过海南,学术界尚存争论。南宋王象之编撰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有另外一个说法:“白马井:唐咸通中,命辛、傅、李、赵四将部兵来湳滩。船过海,兵马渴甚,有白马嘶啖,以足跑沙,美泉涌出。”这里还是白马刨沙的说法,只不过把时间和人物换成了唐代,但不论是哪种,白马井都与马密切相关。

在唐代,马还不是海南岛老百姓的常用牲畜。唐代刘恂撰编撰的《岭表录异》中记录了岭南的物产,其中写道:“琼州不产驴马,多骑黄牛,亦饰以鞍鞯,加之衔勒。可骑者自小习,其步骤,亦甚有稳快者。”当时海南人民还是骑黄牛的多,而且熟练者可以骑得又稳又快。

古人作史志,多喜欢在古本的基础完善,或作删减修正。到了宋代,关于海南马的记录中已多了一句“今其地无虎,而马实蕃”,意思是海南岛上的马实在是很多了。

宋明时期海南小马声名远扬

到了宋代,关于海南多马的记载很多,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之《海外黎蛮》中对海南各类土产记载中,把小马列于海南土产之中。宋明时期,海南小马的名声,传播到了岛外。

据《宋史·占城传》记载,宋乾道七年(1171年),一名福建人想渡海到吉阳军(今三亚市),他的船被风吹到了占城(今越南南部),正好遇上占城与真腊(今柬埔寨境内)交战,双方都乘大象作战而胜负不决。于是这位福建人就告诉占城的国王要学习马上骑射,国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并用船送他回到吉阳买了几十匹马回来参战,于是占城大败真腊。

这可以说是关于海南马出口贸易的最早记录。尝到了马上骑射的甜头,第二年,占城人又想来海南买马,得到的结果却是“琼州拒之”,于是他们“愤怒大掠而归”。到了1175年,宋朝实行严格的马禁,规定不得将战马出售给外蕃。


展开全文

宋明时期,海南的马与中原的马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便是它身材上的矮小。明代顾玠所著的《海槎余录》中写道:“马产于海南者极小,只可许之驴骡而身稍长耳,毛片不殊于中州,当少剪综时,极骏可爱,然骑驶则无长力,上等价可四两,寻常不出二两。”这样的一匹小马,真可谓是当时的“萌物”。

这般可爱的小马,自然少不了要上贡给朝廷,在明代,小马便是海南有名的“土贡”。《明史》中,海南进贡小马的记载很多:“(永乐)六年,铭复率土黎峒首王贤祐、王惠、王存礼等来朝,贡马。”“(永乐)十六年,感恩土知县楼吉禄率峒首贡马。”“临高民黄茂……率黎首王聚、符喜等来朝贡马。”“儋州昌化县黎人峒首赵克勇来朝贡马及方物。”归顺明廷的黎族首领,仿佛不是在贡马,就是在贡马的路上。

海南小马的消失

明清时期,海南农业社会进一步发展,马匹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和生活各领域。“陈尧知崖州……筑长桥留坊大道以通车马。”“巨室子弟多乘马张盖。”“吴氏,乘以骑至稍阳桥。”清代道光《琼州府志》中的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乘马或马车已是一种新时尚。

今天府城还有洗马桥,据说古时人们骑马进府城,总要在城前桥下用清净的河水给马梳洗,人与马整洁后方能入城,久而久之,这里的桥就被叫为洗马桥。而南渡江上的司马坡岛,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一处喂养马匹的好去处。相传古时这里是养马的地方,因而被人们称之为“饲马坡”,后传为“司马坡”。

直到民国初期,海南岛上民间养马还有一定数量。民国时期由陈铭枢主编的《海南岛志》一书中写道:“本岛马匹以儋、崖、昌、感为多,用以代步。惟饲养不善,行走迟缓。有用以拖车者,皆矮小。寻常每匹约值二三十元。”民国《感恩县志》中也说:“马,有红、白、黑三种,《汉书?地理志》谓珠崖、儋耳无马与虎。今则无虎,而马则遍地皆产矣。”

1932年,广东省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到海南实地考察,调查后发表《琼崖畜牧病调査报告》:海南“马体格细小,性颇耐劳,多用以代步,惟琼山则用以拖车。定安黎属马匹较多,惟无繁殖场所。”

但民国却是海南小马最后的荣光,由于近代科技的传入,汽车和公路出现在海南岛,使马匹、马车的代步功能渐渐被替代,加上“无繁殖场所”,也无法像民国时期大量出口的猪一样打开海外市场,马的养殖在海南渐渐少了。

根据当时的一个调查,1939年,日军侵琼前,琼崖家畜总数约为:牛75万头,其中黄牛45万头、水牛30万头,猪75万头,山羊13万只,马500匹。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南畜牧业生产开始恢复,畜禽与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但马的数量却没有增加,1947年4月至6月,海南养殖马最多的乐东县也不过有马316匹,相比黄牛8235头,水牛12378头,猪10235头,这个数量少得可怜。

海南岛解放之后,随着工业化和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发展,海南小马在社会生产生活已没有太多实际的作用,那“极骏可爱”的身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哒哒”的马蹄声也已远去。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