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党史·守初心 | 秋瑾:一腔碧血荐轩辕
她,本来是可以活的,却选择了死。
古城浙江绍兴,解放路与府横街相接的闹市区轩亭口,由此矗立起了一座纪念秋瑾的丰碑。
当年,秋瑾在写给王时泽的信中说:“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而男子之死于谋光复者……不乏其人,而女子则无闻焉,亦吾女界之羞也。愿与诸君共勉之。”
秋瑾之死,如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路。
大通学堂 从容赴义
大通学堂门口有几棵树,亭亭华盖。盛夏的蝉鸣声里,不时有参观者走进这里来重读一段历史。
那年夏天,两位绍兴人的鲜血震动了华夏。
1907年7月6日,绍兴大通师范学堂督办秋瑾,以光复军协领的名义,命令浙江的光复军在这一天共同起义。然而,天不遂人愿,在安徽的徐锡麟起义失败,浙江各地的金华、武义、兰溪、汤溪、浦江、永康,起义均告失败。各地的消息以及叛徒的交代、告密,全都指向大通学堂及其主持人秋瑾。
7月11日,清政府从杭州派出300多名新军,赶往绍兴搜查大通学堂及逮捕秋瑾。到7月13日下午4点多,杭州派来的新军,在管带徐方诏、绍兴知府、山阴知县、会稽知县等带领下,将大通学堂包围得严严实实。
那个傍晚,闷热无比,在民众木讷的眼光里,荷枪实弹的清军将穿着白衬衫、双手被绑的秋瑾押出学堂。
秋瑾的嫡亲侄孙,今年87岁的秋经武说,其实,在杭州派出300多名新军赴绍兴捉拿她之时,秋瑾就得到了消息,她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但她没有离开,而是从容地转移枪支弹药和各类文件,命令学生各自分散隐蔽。秋瑾的大嫂、也就是秋经武的奶奶张淳芝为了帮助她离开,分三次送800块银元到大通学堂让她做盘缠。
然而,秋瑾早已下定了赴死的决心。她将第一次送来的300块银元、第二次送来的200块银元全部分给了学生,让他们先走。7月13日下午,当第三次300块银元送到大通学堂门口时,她已经被五花大绑地押着,从门里推出来了。
她,本来是可以活的,却选择了死。
古城浙江绍兴,解放路与府横街相接的闹市区轩亭口,由此矗立起了一座纪念秋瑾的丰碑。
当年,秋瑾在写给王时泽的信中说:“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而男子之死于谋光复者……不乏其人,而女子则无闻焉,亦吾女界之羞也。愿与诸君共勉之。”
秋瑾之死,如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路。
大通学堂 从容赴义
大通学堂门口有几棵树,亭亭华盖。盛夏的蝉鸣声里,不时有参观者走进这里来重读一段历史。
那年夏天,两位绍兴人的鲜血震动了华夏。
1907年7月6日,绍兴大通师范学堂督办秋瑾,以光复军协领的名义,命令浙江的光复军在这一天共同起义。然而,天不遂人愿,在安徽的徐锡麟起义失败,浙江各地的金华、武义、兰溪、汤溪、浦江、永康,起义均告失败。各地的消息以及叛徒的交代、告密,全都指向大通学堂及其主持人秋瑾。
7月11日,清政府从杭州派出300多名新军,赶往绍兴搜查大通学堂及逮捕秋瑾。到7月13日下午4点多,杭州派来的新军,在管带徐方诏、绍兴知府、山阴知县、会稽知县等带领下,将大通学堂包围得严严实实。
那个傍晚,闷热无比,在民众木讷的眼光里,荷枪实弹的清军将穿着白衬衫、双手被绑的秋瑾押出学堂。
秋瑾的嫡亲侄孙,今年87岁的秋经武说,其实,在杭州派出300多名新军赴绍兴捉拿她之时,秋瑾就得到了消息,她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但她没有离开,而是从容地转移枪支弹药和各类文件,命令学生各自分散隐蔽。秋瑾的大嫂、也就是秋经武的奶奶张淳芝为了帮助她离开,分三次送800块银元到大通学堂让她做盘缠。
然而,秋瑾早已下定了赴死的决心。她将第一次送来的300块银元、第二次送来的200块银元全部分给了学生,让他们先走。7月13日下午,当第三次300块银元送到大通学堂门口时,她已经被五花大绑地押着,从门里推出来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