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广安地名与记忆(一)

原标题:广安地名与记忆(一)

新南门外的老街口,左边是安丙路(即现在的新平街),右边是原来的广安老车站以及出城往南方向的通衢要道。 王明洲 作

□夏孟珏

华蓥山下,渠江流域中段,地名寓意“广土安辑”的这片热土——广安,历史久远,文化厚重。“斯郡天宝蕴物华,此处地灵生人杰”,这里山川毓秀,人文璀璨,杰出人物层出不穷,广安民众对他们无比崇敬和怀念。在历史岁月中,广安老城区的街巷名、小地名有过变化更改,一些名人先贤的名字或官职,曾经用在了老城区的街巷名称和小地名之中,更加凸显这片神奇土地的地灵人杰。

街道名称更改最集中,也最有意义的一次是在70多年前。1946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刚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了凝聚人心、激发民气,当时的县政当局采纳有识之士的建议,对广安城很多街巷进行了重新命名,把当时国家和本地一些著名人物的名或字用在了街巷名称中。当时的街道都是石灰和炭灰等筑成的三合土路面,新的街道名称就用白瓷碗碎片镶成大字,嵌在了各街道口的路面上。

有的街道用那时国家头面人物的名或字来命名。如中山路,即现在的大东街;林森路,即现在的水塘堡街(林森,辛亥革命元勋,1932年到1943年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为纪念全国知名度极高的辛亥女杰秋瑾,现在的学街当时被命名为“秋瑾路”。

特别值得广安人铭记的是,当时用广安本地著名的名人先贤、仁人志士的名或字来命名了街巷。这些人物中,名人先贤忠党爱国,声震天下;清官名宦勤政爱民,百姓称颂;英雄豪杰舍身为国,义无反顾……他们是我们广安人的骄傲,我们应该永志不忘,记住他们就记住了广安的一段历史,就能感念他们的浩然正气,就能激励我们在如今国家和家乡的建设中奋发努力,永远向前。

安丙路 即现在的新平街,位于新南门外,往南园方向,连接原来的河街(现滨江路)。为纪念宋代大学士、四川宣抚使、少师安丙,1946年曾命名为安丙路。

安丙(1148年—1221年),字子文,广安甘溪场人(今华蓥市永兴镇),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博学多才,勤政爱民,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平叛抗金报效国家的爱国人物。

安丙为官勤于朝政,奉公清廉,他最大的功绩是平定叛乱,使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得以维持。开禧二年(1206年),程松担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职,其时安丙任转运官。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吴曦反叛,向金国称臣,自称蜀王,建置百官,任命安丙担任丞相长史、代理行都省事。安丙不能脱身,于是表面参与,暗地里却和杨巨源、李好义等人谋划除掉吴曦。安丙派弟弟安焕去联络各位将领,并传达文告到各道,仍安居如前。二月二十八日晚,杨巨源、李好义率领70多名勇士冲进吴曦王宫,将吴曦和兄弟、党羽一并诛杀。不久叛贼张福、莫简作乱,从阆中打到遂宁,一路屠杀百姓。朝廷起用安丙担任四川宣抚使,他严密布置,下令各军合围,大获全胜,俘虏了张福等17人。其后不久安丙病逝,皇帝震惊,停止上朝两天。

安丙热爱家乡,在广安兴建了许多公益设施等建筑,现存的有广安渠江边的白塔、文笔星,华蓥市永兴镇的褒先寺,岳池外滩的安公桥等等。

德完路 即现在的龙头街,位于老城内偏南,东西走向,东接正街、水塘堡街、新南街,西接州坡、厚街。为纪念明代户部尚书王德完1946年曾命名为德完路。

王德完(1554年—1621年),字子醇,别名希泉,广安观音塘人(今前锋区观塘镇)。他从政的大部分时间是做监察性质的言官,为官清正,耿直不阿,直言敢谏。《明史》评价王德完:“一生清廉,刚直不阿,声震天下。”他是明代广安州唯一“彪炳史册”的名臣。

王德完直言敢谏,一生奏议数十通,内容涉及加强边关、修建仓储、兴办学校、拯救灾民、弹劾权贵、揭露舞弊、减少贡品贡金等等。有的意见被采纳,但多数被万历帝置之不理。尽管如此,王德完仍不屈不挠地继续发挥直谏本色,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他上疏弹劾官邪,阻遏了官场不少蒙蔽“欺罔”的不正之风,的确发挥了谏垣肃清吏治、纠正官邪的监督作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王德完为了避免为争夺储君而天下大乱,上《恭请笃厚中宫疏》,触怒万历帝,差一点人头落地。经百官申救,仍不免廷杖一百,削籍还乡。回乡后居广安城内紫金山,“稽古著书”,庭训子孙二十年。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帝驾崩,王德完获重新起用,但大约四个月后病逝。噩耗传出,群臣百姓莫不为之叹息。

梦岩路 即现在的厚街,位于老城内,南北走向,南接龙头街、州坡,北接横街(现人民路)、考棚巷。为纪念清代大理寺正卿邓时敏(号“梦岩”),1946年曾更名为梦岩路。

邓时敏(1710年—1775年),字逊斋,号梦岩,广安人,系邓小平先祖。清乾隆元年(1736年)恩科二甲进士,入翰林院授以编修,升为侍讲学士。1745年官至大理寺正卿。

邓时敏凭着真才实学,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上获皇上赏识,下得百姓拥戴,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升到了九卿之位。他费尽心思为冤案平反,还向皇上奏报,请求定夺,招致同事不满也在所不惜。邓时敏去世后,朝廷为表彰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神道碑、立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邓时敏在家乡服丧期间,曾主持修建邓氏宗祠大廷尉,捐修古刹朝阳寺等寺庙,还主持修《广安州志》(后收录于《故宫珍本丛刊》),整理了邓氏家族的祖谱。

有仪路 即原来的横街、现在的人民路(也称政府大道)。为纪念清代嘉庆年间广安知州刘有仪,1946年曾更名为有仪路。

刘有仪,字碧溪,江西南昌府人,是明清两代担任广安知州时间最长的官员。他“明吏治,多善政”,对广安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教事业兴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政绩突出,深受士绅百姓拥戴。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不知为何,刘有仪被人上本参奏,道光帝下旨严查。后“查无实据”,却被朝廷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为名,勒令其退休。广安民众感怀他多年的善政恩德,盛情挽留,后专门集资在城内北仓沟修建了一座四合院——“留鹤园”(后为蒲殿俊故居),供他寓居养老,又在观塘购买田产,供养他及家人生活。

刘有仪一生好吟诗作画,书法一流,尤其喜爱题写摩崖石刻,广安各地遗留其碑记题刻甚多,现存的有:西溪河上平桥南头高处绝壁上,有摩崖题刻“碧汉层虹”四个楷书大字,字径约两米,气势磅礴;现萃屏公园山后悬崖上还存有一处“云峤”题刻,长6米、高3米,蔚为壮观。

来源:川东周末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