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唐建国以来最大的败仗,一代名将薛仁贵,因何兵败大非川
唐朝一直是个最有血性的王朝,唐朝不光是李白这样的文人尚武,正如他的诗:“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就连杜甫这样的老夫子也形象写出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霸气诗篇。更别说唐朝的军队,将领。
唐朝的疆域完全是打出来的天下,谁要不服,直接干掉,特别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后期,新一代战神薛仁贵的出现。薛仁贵614年出生在河东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后代,到薛仁贵时家道中落,以种田为生,在妻子柳氏的鼓励下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他的戎马生涯。
贞观十九年(645年)3月,李世民亲征高句丽,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大军包围,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情况下,薛仁贵单枪匹马直取高句丽将领人头,得到李世民称赞他:“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并把他升为右领车中郎将,镇守玄武门。658年薛仁贵在征讨高句丽时,于端城打败了高句丽大军,斩了敌人首级3000多人。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新的领导人与唐朝为敌。李治命郑仁泰,薛仁贵率军征讨他们。薛仁贵到天山后,九姓铁勒拥兵100000人来抵抗,并让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于人不敢抵抗不战而降。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从此而来,九姓铁勒从此不敢与朝廷为敌。
668年他率兵攻下平壤城,俘虏高句丽王高藏,高句丽灭亡。唐在高设置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以武将薛仁贵总兵镇守。薛仁贵这位最著名的军事战神一直是个不败战神。公元670年以前,由于唐朝一直忙于在东边扩张领域时,西部吐藩乘机吞并土谷浑,土谷浑国王逃到唐朝避难。吐藩接着侵占了安西地区。
为了夺回安西地区,于670年唐高宗李治把薛仁贵从高句丽调回,任命他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出兵征讨吐藩。当他们到达吐谷浑时,薛仁贵令郭待封率领20000人马和辎重在乌海备战,薛仁贵自已带领精锐突袭河口,并返回在乌海于吐藩大军决战,力图一举夺回安西地区。
但是在薛仁贵宊袭河口并俘获大量的财物还未来得及回师时,吐蕃大军突然返回大败郭待封,郭待封的所有粮草和辎重都被吐蕃缴获,薛仁贵不得不回防乌海以待后援,可是援兵没有及时出现,并于钦陵400000大军激战,最后不得不和吐蕃议和,这是薛仁贵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败仗,也是唐朝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战,这场战役历史上称为大非川之战。
那么大非川之战为什么会败得如此之惨呢,一场战争的胜负首先是决策者对战事的充分估量,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非川的惨败,唐高宗李治军事决策失误,以及薛仁贵没有很好地了解敌情,轻易出兵,导致各个领导阶层的军令无法正常执行,最后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都被受到严重惩罚,薛仁贵被除名,贬为平民。仅比战死好一点点。
大非川惨败打破了薛仁贵从来不败的记录,从此被踢出将领行列。大非川之战的惨败,郭待封违抗军令应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薛仁贵并没有把责任推给郭待封。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次战役,他们孤军深入,没有及时得到当地军队的支持,李治本是打着为吐谷浑复国的旗号征讨吐蕃。结果没有得到吐谷浑人的支持。
同时唐朝军队一直都是想打哪里就打哪里,而且是每战每胜,完全低估了吐蕃的实力。而且当时吐蕃地区是高原地区,薛仁贵的军队轻装猛进,有很多不良反应,导致士兵战斗下降,总之一条,在唐朝国力最为强盛时期,大非川之战不应败得如此之惨重,它的惨败值得当时的决策者三思。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