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司马家两大史学家,为何对待三家分晋这段历史精髓解读不同?
历史有两个著名的复姓司马的史学家,司马迁与司马光,这两位在历史上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位虽相隔千年,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却基本一致,毕竟他们都是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历史事件看法一致也无可厚非,但这两位大神在解读”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却有些分歧,为何会存在分歧呢?
两大司马
三家分晋,最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到来。在《史记》中关于这段历史记载虽是只言片语,但比较直白,韩、赵、魏三家不顾及晋国公的颜面,公然吞并其他三个大家族,奈何皇室软弱,无法与之抗衡,落得最后被三家瓜分的地步。在司马迁看来,韩、赵、魏三家乱了礼数,”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说白了就是严重鄙视这样行为。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为西汉,当时刘氏家族的汉武帝刘彻当权,与这些姓赵的、姓韩的等等非亲非故,因此对于此事件,他的评价也是比较中肯。
司马迁
然而司马光所处的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是赵家的天下,连宋朝成书的百家姓开头第一个姓氏就是”赵”,因此历史上牵扯到”姓赵”的历史事件,司马光必须要谨慎许多。按照儒家的思想,三家分晋绝对是一个不忠不孝的历史故事,但司马光不能这样写啊!司马光只能从侧面讲一个道理,那就是君王不贤明会被人替代,不是各诸侯违背礼制,而君王不遵守礼制,当一个警示教育意义的故事来讲给宋朝皇帝听,因此《资治通鉴》被为后世”帝王之书”。
司马光剧照
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何《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写起,其实从这个地方写起有很深的用意,其中一点刚才上文我们讲过,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其实是礼乐制度(周王朝的制度)崩溃时期,从这里开始能够更好表达《资治通鉴》教育君王的意义。再一点就是,孔子作为儒家的圣祖,其著作《春秋经》正好从”三家分晋”离这一段历史结束比较靠近。按照司马光自己的说就是:”《春秋》是不可以逾越的圣贤之书,《资治通鉴》只是一本史书,怎么能够超越或者续写这本经典之作呢?”因此,司马光选择了”三家分晋”这一历史阶段开始写。
三家分晋
写史书就痛快地写史书呗!到了司马光这里,连一本书的开头都有深刻含义,不可谓不高深啊!
其实,司马光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宋神宗本身就不喜欢”顽固不化”的司马光。确实,在历史上司马光的真实形象与那一个人们心中的砸缸救人的小孩没法联系到一起,一个是顽固不化,破坏王安石变法,结党营私,破坏朝纲;一个是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乱的高大形象,怎么可能联系到一起。皇帝不喜欢自己,有可能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因此司马光必须要弄一套拿得出《资治通鉴》来满足皇帝,否则老司马估计很难在朝廷混下去了。
宋神宗剧照
没想到司马光思想可能有些保守,但揣摩皇帝的心思还是很擅长,《资治通鉴》出来后,被宋神宗评价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得名《资治通鉴》。
对于编撰史书,必须要有严禁的态度,不过严禁归严禁,史学家处的历史背景还是要考虑的,尤其是这些在朝廷中任职的史学家,他们要是不考虑朝廷的态度,估计写出来的书都有可能沦落到被烧毁的地步。司马迁的《史记》就差点被汉武帝给烧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多少君王有汉武帝的气度,因此史学家不能冒风险把自己心血被大火付之一炬。
汉武帝剧照
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被司马迁与司马光以不同的态度提起,也是由于史学家所处时代所决定。相比于司马光,司马迁的《史记》多偏向于历史,而《资治通鉴》则是教育后世。《资治通鉴》不单单是活生生的历史,还是有教育意义的育人之书,这也为什么许多历史上的牛人喜欢《资治通鉴》的原因。
历史已成为过去,但历史的教训却时刻能够惊醒后人;时代在变迁,但所有事情背后的实质却无法改变,读史能明智就是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