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殷商之源

原标题:【文化商丘】殷商之源

“商”是远古时期地名,也是氏族名、国名、朝名。“殷”自商汤建立商朝后,也成了朝名和地名。因为商朝建立后曾多次迁都,最后迁到了安阳;安阳出土了殷墟,且因史书有“盘庚迁殷”的记载,所以有一种观点误认为商是商丘,殷是安阳。岂不知商在商朝时就称殷了。

商和商族

商作为地名,起码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据《史记》和《世本》等史籍记载,少皞是黄帝的儿子,东夷部落首领太皞是少皞的叔父;黄帝让少皞跟着太皞学习治理天下的知识,后来少皞继承了太皞,成了东夷部落的首领。据《左传》记载,少皞登基时,恰有凤凰飞来,当时的人们认为,只要凤凰出现,天下就安宁。少皞认为凤凰的出现就是顺天道、尚人文、致太平、向光明的一种祥瑞的象征;因为凤凰是鸟中之王,少皞就为他统领的部落以鸟命名,其中命名的就有“玄鸟氏”。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为寻找我国先商文化遗物,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商丘进行了长达8年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发掘出了殷商文化的丰富遗存。著名历史学家、美籍华人张光直先生是这次发掘工作的参加者和发起者、组织者,他和张长寿先生在后来的《发掘报告》中说:“考古学材料给了我们一条很坚强、很清楚的线索,说明先商文化自东海岸沿着现在陇海路的路线从苏北经徐州进入豫东,征服了土著,在商丘一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都城——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孟世凯先生在《商族源和相关问题》中说:“商族以玄鸟为图腾,源于古东夷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其后从少昊部落分化出的支族。从目前来看,这种对商族最早来源的认识,能与古文献、甲骨文与其他有关商文化考古资料相印证,所以我认为商氏族应是出自少昊部落。”“商族与少皞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可能是从少皞族分离出来后由东向西迁徙,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定居后,才以地名为族名。”

商为什么称殷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高辛氏之妃简狄胸剖而生契,契长大后因为知识渊博,尧帝让他任了司徒之官。因为契为国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封于商;契之后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扶都生汤,号天乙,皮肤白皙而有髯,脊背向前弯曲而声音洪亮,身长九尺,臂有四肘,是为成汤。汤在亳,能修其德,于是拥有了天下。商人后改天下之号曰殷。

据《宋书·符瑞上》记载,汤身长九尺,两臂有四肘,因此曰殷汤(《广雅·释诂》:“殷,大也。”)。“汤在亳,能修其德……遂有天下。商人后改天下之号曰殷。”

商朝称“殷朝”就是这样来的。又因为殷朝在商地,所以后来说商地也说殷地,这样,“殷”又成了地名。

将商称为“殷”,似乎是出于周人的敌忾……周人对于敌国“商”不称其本号的“商”,而称“殷”,大约也就如我们在抗战时期称日本为“倭寇”,而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一样。

其实,商人自己称“商”,同时也称“殷”的。如产生于商朝的《诗经·商颂》,是商人自己写的,其第三篇《玄鸟》就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居住)殷土芒芒(殷商土地广大无边)”,称“商”也称“殷”;“商之先后,受命不殆”“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里面“殷”“商”并称。第五篇《殷武》言“挞彼殷武”“曰商是常”。商人自己称“殷”也称“商”,不能说是出于周人的“敌忾”。

二说,商朝在商丘时称“商”,后来都城迁到安阳时称“殷”。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解惠全、张德萍译注《史记·殷本纪》的“说明”中说:“殷本来叫作商……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可见“殷”“商”在商周时期都是并称的。另外,古本《竹书纪年》称王亥为“殷王子亥”,称王亥之子上甲微为“殷主甲微”;《今本竹书纪年》称王亥的父亲冥为“商侯冥”,又言夏王帝芒三十三年,商侯(王亥)迁于殷,然后就称“殷侯子亥”“殷侯微”。由此看来,殷人实际上是“殷”“商”并称的。怎么能说“安阳才称殷”呢?《竹书纪年》记载:“元年庚申,王(指商朝第十二任君主河亶甲)即位,自嚣迁于相(安阳)。”《史记·卷三·殷本纪》记载:“河亶甲居相。”可见安阳在商朝时的地名先称为“相”。商朝又称“殷朝”,都城迁到安阳后,安阳才称“殷”的。


展开全文

《尚书》载:“盘庚迁于殷。”一般认为盘庚迁都时安阳就称“殷”了。其实不然。盘庚迁都时商丘称“殷”,安阳不称“殷”。孔子十世孙孔安国注“盘庚迁于殷”说:“殷,亳之别名。”可见亳(位于商丘境内)不是安阳。《竹书纪年》载,“王(盘庚)即位,居奄(山东曲阜)……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帝王世纪》载“北亳在蒙,即景亳,汤所盟地”,在商丘北部。《史记·殷本记》记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治亳,行汤之政。”“成汤之故居”是亳,在商丘地面,不是安阳是肯定的。《史记·殷本纪》又载:“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离开)亳,徙河北。”说明商第二十位之王盘庚之后——商第二十七王武乙才自亳迁于河北(安阳),直至帝辛(纣)灭亡。

中国近代史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序》云:“文丁、帝乙(商纣王之父)之世,虽居河北,国尚号‘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说“商”》中说“帝辛(纣王)、武庚之居犹称‘商’也”。说明商朝都城迁到安阳直到商朝灭亡后并没有称“殷”,而是一直称“商”。后来安阳出土了殷商之墟,后人才称安阳为“殷”。

殷商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视察河南时强调:“殷商文化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

殷商文化是充满创造活力和生命力的古代文明,其内涵非常丰富。它具有多个层面,除青铜器、甲骨文之外,如“玄鸟生商”的史实与神话、殷商的祭祀、《诗经·商颂》、马车和牛车的发明、商业的发明、殷商的天文学、殷商的生活习俗、源于殷商的成语典故等等,都属于殷商文化。

在殷商文化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重仁。仁文化是殷商文化中有史书记载的产生的最早的文化,初源于商的先祖帝喾。重教。重视教育是殷商文化的传统。重廉。中国的廉洁文化是商汤创造的,是殷商文化中最伟大的文化。重商。商业文化是商部落发展经济、壮大自己的宝贵经验。另外,商人敬神,最敬重的是天神,同时对祖宗神也十分崇敬。

源于商丘的殷商文化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研究殷商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作者 刘秀森)

来源:商丘发布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