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汇】开国大典上的特殊“见证者”

原标题:【党史故事汇】开国大典上的特殊“见证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而在这之前的7月底,中共中央就确定了新中国成立之日要举行一个盛大典礼。时隔70多年,记者与多件作为开国大典“见证者”的特殊物品在展厅相逢,这些珍贵文物背后都有哪些动人故事呢?

挂灯笼,是一种用来表达喜庆氛围的中国传统习俗,而1949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所挂的八盏大红纱灯笼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这八盏大红纱灯笼,每一盏直径与高度均超过了两米。

记者 殷一元

这八盏大红灯笼都是用生长于3年以上、高3米多的毛竹和不褪色的红士林布和松木制作而成的,上下部贴有金黄色的云纹,并配有黄色的流苏,整体看起来非常庄严美观。每一个红灯笼高3.3米(含流苏),重约80公斤,需要3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是建国时期最大的红灯笼了。

开国大典前夕,庆祝大会筹委会把布置装饰天安门城楼的工作交给了原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舞美队的队员们精心设计了20幅方案,最终,他们设计的八盏大红灯笼的方案得到了周恩来的认可。周恩来认为,悬挂大红灯笼既符合中国的传统和民族风格,又能充分体现出开国大典浓厚的喜庆气氛,更显得庄重、严肃。

香山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 徐畅

有了灯笼设计图案,抗敌剧社舞美队队员在故宫档案中查找到一位70多岁、过去在故宫扎宫灯、名为尹作宾的老手艺人,他看了图纸,又到天安门城楼上转了三圈,诚恳地说:“这么大的宫灯,我这辈子没有做过,让我做可以,但我要找我的徒弟来一块儿做,而且,这么大的宫灯做成了也抬不上去,只能在城楼上做。”尹老请来两个徒弟,又去买了绿竹、红布、黑钉、黄穗,八个厚重的灯笼圆托是老艺人亲自找木工定做的。整整三天三夜,他们没离开城楼,离开国大典只差一天多时间,八盏大红灯笼终于做好了。

灯笼制成后,在横梁上用两个铁环受力,按设计的位置悬挂了起来。这八盏“开国灯笼”一挂就是45年,直到199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天安门城楼重新装修,被折叠式新灯笼接替才“光荣退休”。如今,这批大红灯笼成为见证新中国成立的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了开国大典的辉煌史实。

纪念馆中,还有一件有九个喇叭的文物在橱窗中格外耀眼,这就是开国大典上把毛主席的声音传向全国的“九头鸟”喇叭。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3月25日开始在北平播音,并把呼号改成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转播开国大典的任务由他们完成,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不能出一点差错,电台的每位成员都捏着一把汗。

香山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 徐畅

当时,转播的技术工作都由傅英豪负责,傅英豪明白,要想达到最佳的转播效果,音响是关键。当时,国内还没有无线传输技术,城楼上的声音只能通过喇叭扩音,再通过电台的收音装置传到全国。

可傅英豪在天安门广场实地探访时,发现了问题。原来,天安门广场面积太大,开国大典当天广场上有30万人,普通喇叭音量根本不够。怎么办?

香山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 徐畅

最后,傅英豪想了一个办法,把九个喇叭都焊在钢板上,分成三排,一排三个,俗话叫“九头鸟”。经过试验,“九头鸟”喇叭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功将毛主席的声音响亮地传播出去,传送到全国各地。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的宣告声回荡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这个声音让广场上30万人欢欣鼓舞、热泪盈眶;同一时刻,这个声音通过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实况转播响彻云霄,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分享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共同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来源:NTV每日新闻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