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老人都爱“把鹌鹑”,为啥现在很少看到了?

原标题:过去农村老人都爱“把鹌鹑”,为啥现在很少看到了?

因为现在人有手机了,“把鹌鹑”就不流行了,开个玩笑。

所谓“把鹌鹑”,关键就在个“把”字,有“把玩”的意思,但是更有一种“伺弄、调养”的意思。以前老人“把鹌鹑”,可有讲究。

通常右手握住鹌鹑,不断地“盘”,就像把玩“文玩核桃”。“文玩核桃”是捏在手里面磨包浆。鹌鹑是活物,所以我的姿势是非常有讲究的,鹌鹑的脑袋要从虎口的位置露出来,这样方便喂食,方便鹌鹑的脑袋随意活动;鹌鹑的脚得从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露出来,这样也方便鹌鹑的腿脚活动不受限。

真正“把”的地方就是鹌鹑的翅膀,让他习惯性的脑袋和脚运动的同时,保持翅膀的不要乱动。久而久之,这样的鹌鹑就不会再去飞或者往一个方向疾驰乱窜了。

这样“把”出来的鹌鹑好斗,且不乱跑。就是一个很好的玩物,甚至是“斗鹌鹑”比赛的好工具。本质上,跟那个玩蟋蟀异曲同工。

现在我们吃的鹌鹑蛋、烤鹌鹑等等都是人工繁殖的,但是以前老人们“把”的那些鹌鹑都是野生的。所以选择鹌鹑苗子、“把鹌鹑”都是很有讲究的,而且都是体现水平的。

所以挖掘鹌鹑苗子、“把鹌鹑”,这些活儿很容易就成为“业内沟通”的重要谈资。当然最后比水平、见真章就是要靠“斗鹌鹑,决胜负”。

所以以前会经常民间之间会搞这样那样的比赛活动,甚至有些人把它发展成一个赌博产业。

都说玩物丧志,所以一般年轻人还是不要玩的好,玩的都是些寻找生活乐趣的老年人。随在那一代“把鹌鹑”的老年人不在了,现在“把鹌鹑”的人的确也少了。不过还是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的,比如说河南、皖北的某些地方。还有专门养野兔用来玩“狗抓兔”比赛的,等等,花样很多。

搞文化产业比赛,增加娱乐文化,是值得发扬的。毕竟“把鹌鹑”也算是一个祖传技术活。但切不可将之变成赌博,那是真毁人不倦。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