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做宰相的时候天天喝酒,无所事事,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贤臣?

原标题:曹参做宰相的时候天天喝酒,无所事事,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贤臣?

曹参是西汉第二任宰相。他做宰相的时候,对前任萧何制定的法律法规,全部遵照执行。而且他专门挑那些人品好、有声望,但却不善言辞,年纪大的人来做官。对那些能言善辩,总想做点政绩出来的官员,则敬而远之。

在宰相任上,曹参天天喝酒、无所事事。朝中的官员们都很担心,就纷纷来劝他。然而每次来劝他的人到了,曹参就给对方倒上一杯香醇的美酒,请他喝,等对方喝过几杯,刚要说话的时候,曹参又给对方倒上酒,继续请他喝。这样反复几次,来劝他的人喝得酩酊大醉,说不出话来,只好回去,就这样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宰相府的后面不远就是官员的住所,这里的官员们每天都喝酒唱歌。有人看到了,就向曹参举报,说这些官员不务正事、天天喝酒作乐,请曹参过去查看。曹参于是亲自来到这些官员的住处,看到他们正在喝酒唱歌,出乎大家的意料,曹参居然也坐了下来,要来了酒,自己也喝了起来,而且一边喝还一边唱,与官员们遥相呼应。

这样的人做宰相,整天饮酒作乐,难道不是一个昏官的典型吗?然而在历史上,对曹参这个人的评价很高。一向严谨的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把他和卧薪尝胆的勾践、揭竿而起的陈胜等三十余人一起列为世家。排名甚至在西汉最有名的谋士张良之前。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曹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参也是沛县人,是刘邦的同乡。秦朝的时候,曹参是沛县的监狱长,萧何是他的顶头上司。刘邦起兵反秦的时候,曹参也跟着参加了刘邦的起义军。曹参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辅佐刘邦多次打败秦军。秦朝灭亡之后,他被封为建成侯。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派他与韩信一起,进攻赵国和齐国。不久韩信被立为齐王,曹参是齐国的宰相。后来项羽被刘邦消灭,韩信被杀。刘邦派自己的儿子刘肥为齐王,曹参仍然是齐国的宰相。

西汉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齐王还很年轻,曹参曾经把齐国年长有威望的人,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者都请到一起,向大家请教治理天下的办法。然而这些人各有各的说法,曹参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后来听说胶西有一位姓蓋的先生,非常有名。于是就花了重金把这位蓋先生请了来。这位蓋先生主张黄帝和老子的治国理念,劝曹参采用清静无为的政策,目的是让百姓能够做自己的事情,这样国家才能慢慢恢复元气。曹参对这种说法非常赞同,就在齐国采取了清静无为的策略,减少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能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曹参在齐国当了九年的宰相。这段时间里,老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大家都称赞曹参是个好官。

这样看来,曹参后来做汉朝宰相的时候整天喝酒、无所事事,也就不难理解了。原来他是按照的黄老的学说,采取了清静无为政策。后来汉惠帝问曹参,为什么整日喝酒、无所事事。曹参就说:“陛下觉得您的能力能否超过高皇帝呢?”惠帝说:“我比不上。”曹参于是又问:“您觉得我跟萧何比,谁的能力更强呢?”惠帝说:“我觉得还是萧何更强一些。”曹参于是说:“既然高皇帝和萧何,已经给我们定下了规章制度,我们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现在天下刚刚安定。老百姓好不容易从秦国的严苛统治下解放出来,百废待兴。如果我们现在征用老百姓去干这干那,那么跟秦朝又有什么两样呢?我们现在应该采取清静无为的政策,让老百姓有时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样国家的元气才能逐渐恢复。”汉惠帝听了以后十分赞同。

汉朝初年的清静无为的政策,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后来汉武帝开疆破土,做了很好的准备。也为之后汉王朝四百年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萧何在做宰相的时候,表面上天天饮酒作乐,实际上却在执行清静无为的政策。他帮助刘邦推翻秦朝统治,建立大汉帝国,立下赫赫战功。汉帝国成立初期,他作为宰相,采取了清静无为的正确策略,帮助汉帝国恢复了元气。曹参对汉帝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能够名垂青史,也是实至名归的。

以上就是我读书的一点心得体会,期待着和你一起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