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 空 山 赋

原标题:灵 空 山 赋

灵空福地,历史名山。函弘(1)净土,神秘瑶坛。沁源之绿肺,太岳之玄渊(2)。窅窅云阶月地,离离(3)胜景奇观。凝幽叠韵,涌翠逸烟。似倒鼎之三足(4),雄巍屏障;蕴禅机以百里,自性涅槃(5)。遥接玉宇清灵,贯呈祺瑞;隔断红尘荣辱,别有壶天。风光甲世,旷奥(6)无边。

观以迷离形胜,叹乎独厚得天。丛生郁郁,林海绵绵。是故谒将军之冢墓,沐映月之虎潭(7)。风洞沟搜韵,大峡谷听猿。舍身崖,唐山寨;盖海洞,马跑泉。灵光熠熠,史迹斑斑。南天门天堑危峰,自神工之鬼斧;滴翠洞巨窟石井,乃造化之使然。不霁跨虹,诚世外而非世外;未云当雨,疑尘间不似尘间。处处繁花灼烁,时时鸣鸟争欢。葱茏尽染,凉意回环。

况乃苍松挺傲,古木擎天。悬峰而独秀,拥簇而抱团。“八大金刚”称绝,“哼哈二将”并肩。“三菩萨”兮,稳磐于云雾;“一炉香”(8)矣,长敬以婵娟。更冠首之油松,根同一系;乃灵空之标志,旗竖九杆(9)。遮挡以阴凉一片,历经乎风雪千番。染月色于空濛,扶云百丈;纳甘霖之丰沛,扎茎九泉。屈枝苍劲,鹤骨韧坚。

继而东钟楼放眼,圣寿寺参禅。追忆其龙王故事,索探乎谷底棋盘(10)。临绝顶而披霞帔,悟玄机以沐禅烟。悚仙桥之险,惊惶汗之颜。又峦桥单拱,石板高悬。横于穷峡两际,呈其棚式三间。宛若那半蚀之月,跨飞于一线之天。沟通南北,连缀三山。感法相之森森,犹沉迷天籁;惊钟声之杵杵,正唤醒大千。望红墙铁瓦(11),宋韵唐砖。楼阁掩隐,气象庄严。关帝庙兮藏经楼,雕龙绘凤;喜雨亭矣天王殿,翘角飞檐。云蒸霞蔚,幻彩流丹。风格之显彰,协调呼应;布局之严谨,错落壮观。复引人而注目,系峭壁之茅庵。傲踏于云谷,雄视乎中南。问谁个刀工,镂空于云际致历来信徒,掬饮以乳泉(12)。频催乎缱绻,贯惹以流连。然则先师菩萨(13)兮,原懿宗之太子;四海龙王(14)也,掌百里之方圆。太祖走麦城(15),脱险以瓢泼大雨;廷宜(16)挥御笔,赐额于端拱二年。侵略之炮轰,竟无一爆炸(17);通玄之灵境,教鬼子慄寒。无穷佳话,不尽奇传。是故几声引磬(18),一个蒲团。五蕴皆空,朝客伏惟顶礼;六根俱净,名流接踵摩肩。

嗟乎!真境界,大坤乾。晴衔和霁,雨拥浮岚。无穷之文化,曼妙之内涵。喜而今德政旺,锦绣添。振兴文旅,打造金山。百里灵空皆风水,何须处处觅桃源?到底空灵似幻,自当旷济结缘。劝世间狂放高才,良辰莫负;道天下销魂至境,此处怡然。寿养其松龄,节风不老;身融乎画卷,心境犹宽。或诗或酒,亦醉亦仙。青峰万屻,圣寿千年也!

注释:

(1)函弘:广大,宽大之意。

(2)玄渊:指道德的深奥境地。

(3)窅窅、离离:窅窅,遥远深邃貌。离离,盛多浓密貌、井然有序貌。

(4)倒鼎之三足:灵空山三峰突起,恰似倒立大鼎之三足。

(5)自性涅槃:是一种超然境界。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说一切诸法的真如实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这是一切现象的本质,所以称自性。

(6)旷奥:形容名山胜迹的开阔和幽深。

(7)映月之虎潭:即灵空山风景点“映月虎潭”。

(8)“三菩萨”、“一炉香”:灵空山中古松名之一。

(9)旗竖九杆:即灵空山中的最大油松“九杆旗”。

(10)谷底棋盘:仙桥绝壁下一块石头上至今还留有棋盘的痕迹。

(11)铁瓦:圣寿寺故名曰“铁瓦寺”。至今犹见铁瓦。

(12)乳泉:泉名,于茅庵处。现已干枯。

(13)先师菩萨:即唐懿宗李漼第三子李侃。当年曾经在此出家,在此圆寂。

(14)四海龙王:灵空山文化典故,神话传说之一。

(15)太祖走麦城:北宋开宝二年宋太祖赵匡胤起兵攻打北汉时,兵败失利,被汉将刘继业追赶至灵空山中四面放火烧山,图谋将其烧葬于密林之中,幸亏一场瓢泼大雨及时降下才使赵匡胤幸免于难。

(16)廷宜:即宋太宗赵匡义。圣寿寺的寺额是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由其御笔敕赐。

(17)竟无一爆炸:当年日军围困八路军于灵空山,连发20余枚炮弹,没有一个炸响。

(18)引磬:又称击子,云磬,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

□孟国才(重庆)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