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等六大科技股一路飞涨 像极了1970年代的“漂亮50”泡沫

原标题:苹果等六大科技股一路飞涨 像极了1970年代的“漂亮50”泡沫

正如任何宣传都需要植根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一样,股市泡沫也是如此,而当前的泡沫是从标普500指数的六大“宠儿”开始的,也就是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流媒体视频服务巨头奈飞、苹果公司和微软,合称为“FANGAM”。

FANGAM中每一家公司的股票对投资者来说都是极好的投资,它们在当前这个病毒肆虐的世界中有着比其他公司更好的经营状况。但从本质上说,它们的存在是植根于现实世界的,而不是虚拟世界。

举例来说,虽然谷歌的广告业务将可继续从非数字形式的广告那里夺取市场份额,但从事实体业务的公司才是谷歌广告收入的最大来源。如果现实世界中的公司经营得不好,那么谷歌也就无法获得广告收入。此外,大数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s)会在某个时候开始发挥作用:一家公司不可能永远以超常的速度增长,否则这家公司将会变得比其所服务的市场更大。

这会让人想起所谓的“漂亮50”(Nifty Fifty)股票,这50只股票是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企业界的骄子,包括可口可乐、迪士尼、IBM、菲利普莫里斯、麦当劳和宝洁等。当时的世界是它们的地盘,投资者对这些股票只需要遵从一条规则,那就是无论它们的价格如何,只管买入就好了。彼时它们都是很伟大的公司,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都无所谓——直到后来情况发生变化时为止。

时至今日,“漂亮50”股票已经不像1972年时那么贵了。投资顾问劳伦斯·哈姆蒂尔(Lawrence Hamtil)整理了一份研究报告,将“漂亮50”股票分为两组,其中便宜的一篮子股票的市盈率约为28倍,而昂贵的一篮子股票的市盈率则大约为60倍。在20世纪70年代的十年里,无论是便宜的篮子还是昂贵的篮子都表现不佳。目前,“漂亮50”股票的成交价更接近便宜篮子的估值。

如果有人在1972年买入并持有可口可乐或麦当劳(或任何其他“漂亮50”股票),那么此人在十年时间里就会经历一个痛苦的无回报阶段;事实上,有时候这些股票的价格会跌50%甚至更多。可口可乐在1974年和1972年一样都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在1974年,其股价与1972年的高点下跌了50%。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高点买入了“漂亮50”股票的投资者才实现了盈亏平衡。

伟大和过去的增长是不够的

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当今的市场有着几个问题。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美国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要比现在高得多。全球化一直都在带来通货紧缩,因此现在任何去全球化之举都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但自动化可能会抑制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美国利率转入负值区域,那么股票的市盈率应该会得到提振,但负利率表明企业盈利正在崩溃。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人在1972到1992年间持有多只“漂亮50”股票,那么这些股票会带来不错的回报(10%以上)。这在理论上听起来很棒,但在经过十年的零回报、甚至是负回报之后,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失去耐心。换而言之,1972年购买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很可能不是1992年从这些股票中获利的人。

在今天,“漂亮FANGAM”已经成为了新的只需要遵从一条规则的股票——无论其价格如何,投资者都在买入这些股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有人在过去10年时间里没持有这些股票,那么其投资组合就会遭遇巨大的逆风。但是,“漂亮50股票”的历史表明,哪怕一家公司很伟大,而且在过去也有过很好的增长,但也还是不够的,而这种历史经验放到今天仍然是正确的。开始对一家公司的股票进行估值一直都很重要,现在依然如此。

撇开股息不谈,从长远来看,股票回报不仅受到盈利增长的推动,还受到市盈率的推动。如果市盈率很高,那么投资者从未来收益中获得的回报就会逐渐减少。当现在飞涨的“FANGAM股票”最终开始拖累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就会面临这种情况。

来源:金融界网站

责任编辑:

Thenews.cc